李玉田:远望号航天测量船

标签:
导弹远望号航天遥测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图1
2015年江南造船厂建厂15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2015-10《中国船舶工业》,票图分别为航天测量船、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导弹驱逐舰。展现了中国船舶在海洋运输、海洋科考、海洋防御、海洋工程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航天测量船(图1)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和遥测各种中远程导弹、卫星和飞船,精确测定其落点,回收弹头锥体、卫星仪器数据舱和飞船座舱等。我国的航天测量船为远望系列,邮票上的为远望6号,是我国最新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测量船。上世纪60年代,洲际导弹凭借其超远程的核打击能力成为各大国军事政治博弈中最有分量的筹码。1965年3月,我国决定研制洲际导弹,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远望1号、远望2号测量船于1979年建成投入使用,负责导弹轨迹跟踪遥测;而其核心装备---多功能遥测计算机则由上海新安电工厂负责研制。
1965年5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在皖南、浙西山区建设一个以生产常规兵器为主的上海后方工业基地,也就是上海小三线。出于保密起见,1966年2月中旬,将罗白桦总指挥办公室的房间号码229作为工程指挥部的名称。1968年8月改名为812指挥部。新安电工厂落脚在黟县渔亭,先后有多个厂名和代号,如黟县5339厂;黟县301信箱;徽州专区4034信箱等。经过全厂职工共同努力攻关,3台DG-1多功能遥测计算机先后试制成功,并由屯溪专机直运北京七机部和海洋局作联动试验,完成后分别安装在远望1号和远望2号测量船以及向阳红10号船上。

图2
1980年5月18日,在一片巨大的轰鸣声中,我国第1枚洲际导弹“东风5号·580-甲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腾空而起(图2)。导弹以超音速的速度迅速掠过我国大陆,经过半小时飞行穿越6个时区,到达1万余公里之外的南太平洋。参试的两艘远望号几乎同时发现并稳定跟踪目标。新安厂为国家“580工程”作出的贡献,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四机部的嘉奖。远望1号和远望2号分别荣立军委授予的集体一等功。远望2号于2000年再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005年被授予“功勋测量船”称号。
参考文献: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