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产信息 |
二、未来两年住房价格走势的初步判断
未来住宅价格走势既取决于市场供求力量的变化,又取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组合状况及政策强度。北京房地产市场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从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和政策取向来看,未来住宅价格还将呈上升态势。考虑到当前价格已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2005年上半年房价上涨幅度相当大,再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判断是:2006年住宅价格的走势是,前半年的价格继续上涨,但增幅要低于2005年上半年,全年的增长速度将略低于2005年。这种增长态势很有可能要延续到2007年甚至更长。
(一)当前巨大需求缺口是推动住宅价格上升的基本动力
城市住宅需求动力主要来自于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加速、城市更新折旧、外部需求和拆迁引发的刚性需求等五个方面。
1、收入增加产生650万平方米的需求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北京市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城镇人均住宅使用面积由1999年的
2、城市化推进产生660万平方米的需求。北京城市化一方面增加了非农户籍人口,另一方面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见表7)。从非农户籍人口的增加来看,2005年已达880.2万,比上一年增加了25万人。假定新增非农户籍人口在2006年仍净增25万,住房条件也达到人均19.9的平均水平,则需要新增660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量。大批外来人口涌入,除小部分直接购买商品房外(后面要估算到),还产生了大量租赁需求,间接转化为购买需求,这里不作估算。
3、住宅更新折旧产生950万平方米的需求。初步估计,2005年末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约2.
4、外部需求产生900万平方米的需求。从统计调查来看,大约有30~40%的商品房被外地人购走。现在,北京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奥运效应也开始显现,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商品房原有外销规模是可能的。2005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566万平方米,按照35%折算,产生了约900万平方米的住宅建设量。
5、拆迁过程中产生400万平方米的刚性需求。近年在奥运建设的推动下,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为了配套大工程、大项目的建设和拆危解困,年均拆迁约7万户居民。2004年,全市家庭平均人口规模为2.76人,再假定拆迁居民居住水平至少达到人均
总体估计,当前供需缺口约为1000万平方米。以上五大需求产生的住宅建设量合计为3560万平方米,基本上都是有效需求。从国际经验来看,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和地区,住宅面积年均增长幅度基本稳定。当前,北京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到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发展阶段,是住房市场增量扩张的关键时期。由于全面实现小康水平的住房标准是城镇人均住宅使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