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喀什旧城区生活景象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这次在马拉喀什呆了3天4晚,除了到访规定景点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旧城区走街串巷,起点和终点当然是德吉玛广场。
起初面对这巨大的“迷宫”还真有点发怵,担心进去便出不来了,于是选了条地图上标注得比较清楚的路线。那天,穿过德吉玛广场,走进西北角的一条巷子,里面遍布珠宝和托盘设计工坊。经过穆阿欣喷泉,
向右一拐,误打误撞进到马拉喀什最绚丽的市场之一。一串串染色毛线从椽子上垂下来,色彩缤纷。
有人主动带路,让我看到了巷子深处的小染坊。几平米的小屋里放着染料缸,一位身材魁梧的男人忙碌着,并表示谢绝拍照。
这是柏柏尔人的智慧。早在公元7世纪,柏柏尔人的祖先就发现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及果实可以用来给羊毛染色。时至今日,柏柏尔人还在继续使用这种原始、健康、环保的工艺染色。
带路的示意我继续跟他走,途中被一位正用肥皂沫抹毯子的老人吸引,很好奇。




回到穆阿欣喷泉,向北走,去看看两处商队旅馆。对于过去那些需要穿越沙漠抵达这里的满载货物的骆驼商队来说,被称为“商队旅馆之城”的马拉喀什非常重要。

自中世纪开始,商队旅馆就在为商队提供服务。旅馆底层为马厩,二楼是工作坊,再往上则出租给沙漠商队和商人住宿。


继续向北,经过一处拐角,被一位柏柏尔老人叫住,交谈中发现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便请他带我逛逛老城区。老人十分乐意,表示免费服务,只是见他腿脚不便有点于心不忍。经过阿里·伊本·尤素福神学院的施工工地,向东走了好长一段,











与老人分开后,便自由发挥了。一个人,东走走,西看看,倒也自在。展现在眼前的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以及行色匆匆、忙碌的当地人,让我感觉既亲切又陌生,仿佛回到了南疆,但又有不同之处。






















第二天再次钻进老城区的小巷,已然熟门熟路。那天在摄影馆欣赏了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