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圣城祈祷

(2014-12-05 09:31:29)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那天晚上近8点,巴士驶离亚兹德,前往位于伊朗东北部的圣城马什哈德。中途来到一处休息站,刚下车,伊朗人民就忙开了,铺上地毯,各种家什拿出来,很快就喝上了热茶,啃上了饼子。

在圣城祈祷
我只能在摊头买杯热茶和小蛋糕垫饥。

在圣城祈祷
一夜无眠。第二天上午11点多,巴士驶进马什哈德,旁边一位身披黑袍的老妇摊开手掌,念诵经文,泪流满面。

    马什哈德名字来源于阿拉伯语,意思是埋葬殉难者的地方。地如其名,这里还真就埋葬着多位伊朗历史名人和宗教圣贤,包括伊玛目礼萨,因此毫无疑问是伊朗最神圣的城市。伊朗作为最大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什叶派历史上的十二伊玛目中,只有伊玛目礼萨的陵墓在伊朗境内,其余11位除了最后一位隐遁,其他都埋葬在伊拉克和沙特。

    下午5点多,来到伊玛目礼萨圣陵。先取“恰多”,再寄包(相机不能带入,手机可以)。掀帘走进衣着检查处,一个胖女人习惯性地伸手想摸我,突然盯住我的脸,迟疑了,“你是外国人,不是穆斯林吧?”面对这样的问话,只能老实承认。过来一位头儿,让我在旁边坐下,刻把钟后,进来一位女学生,说是翻译,要陪同参观,这意味着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进了。

    说是圣陵,其实是一个由圣陵、清真寺、博物馆、学校及医院等构成的庞大建筑群,简直就是城中城。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清真寺也不只一座,其中最著名、最具观赏价值的是戈哈儿沙德清真寺,15世纪初由帖木儿帝国的皇后下令修建,其蓝色的穹顶高达50米,两座宣礼塔高40米,非常漂亮,从建筑学角度来说,甚至比礼萨神祠更重要。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四周到处可见复杂多变的蓝色马赛克装饰和精美的藻井,令人惊叹!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整个建筑群内有8个庭院,走进其中一个庭院,可以看见带有金色穹顶的神祠,礼萨的墓冢大厅就在里面。金色穹顶在阳光下分外炫目,而通往神祠的门塔同样金碧辉煌。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旁边那扇镀金格子窗前总是挤满了人,好像能看到里面的墓冢,因此也被视作神圣之地。朝圣者拼命往前涌,只为抚摸、亲吻这金色的框架。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女学生带我逛了一圈,很快来到出口处,说是有事,先走了。等她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我赶紧掉头回去。好不容易来一趟,就这么离开心有不甘。此时,天色将晚,在神祠旁的庭院里瞎逛的我,随人流混进了室内,一个银光闪烁的世界,像在天堂。我知道这是非穆斯林的禁区,便尽量低头走路,内心忐忑不安,像做贼似的。出来后,往大门走去,想回酒店休息,不料庭院的大门全部关闭,原来晚上的祈祷仪式即将举行,要等仪式结束后方才开门,于是又走进那个银色世界。既然要祈祷,就选个好地方。找到空地儿坐好,屁股下是光滑、阴凉的大理石,头顶上银光闪闪,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就这样,我坐在“星空”下、“水面”上,开始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喇叭里传来阿訇的声音,尽管不懂他在说什么,但身旁的女人是最好的形体老师,鞠躬、跪拜、举手等动作反复做,非常简单,权当舒络筋骨。只不过,人家口念经文,我默喊“安拉”;人家跪拜时将头磕在“小圆饼”上,我用本子代替。大约半小时后,仪式结束了,赶紧回酒店休息,好累。

    第二天是815日,周五。下午5点再次来到圣陵。这次进去没有遭到盘查,非常顺利。没有翻译陪同,真是自由,我决定好好拍几张,尽管用的是手机。我去了更多的庭院,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看到一些前来朝圣的宗教团体人士。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尽管从宗教意义上来说,马什哈德的重要性比不上伊拉克卡尔巴拉、沙特麦地那等圣地,但自从萨法维王朝将什叶派立为国教后,在阿巴斯大帝等君主的扶持下,马什哈德的宗教地位逐渐重要,如今,每年来自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甚至印尼的2000多万人涌向马什哈德朝觐,当然还是伊朗人比较多,许多迫于安全形势去不了伊拉克的伊朗人,只得全家来此朝觐。

    我看到工人们肩扛地毯在各庭院间穿梭;

在圣城祈祷
看到人们坐在庭院的地毯上聊天、冥想、诵经、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而离开庭院时,还要抚摸、亲吻大门。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最终,我还是混入了神祠。伊玛目礼萨是什叶派历史上第八伊玛目,公元818年被阿拉伯哈里发用毒葡萄杀害后葬于此地。泛着绿光的墓冢大厅人潮涌动,里面的墓冢被纯金的格子框架罩住,朝圣者像潮水般涌向墓冢,无数双手抚摸、拍打着墓冢外框,像拍岸的浪花,他们抚摸并亲吻外框,泪流满面。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人浪将我不住地往里推,在墓冢大厅入口,出来和进去的人流在此交汇,互相推搡,争先恐后。

在圣城祈祷
我左手拎着一双拖鞋,右手拿着手机,在人浪中挣扎,突然感觉长袍快要被扯下来了,赶紧腾出手来拉住。好不容易举起手机拍照,被人一推,又抖掉了。

在圣城祈祷
我很快决定还是别冲进去了,实在害怕发生踩踏事故,于是站在大厅外拍了几张,便出去了。傍晚,来到神祠旁的另一处庭院,我打算在此参加今晚的祈祷仪式。灯火点亮了神祠的金顶,人们面朝神祠,诵读《可兰经》。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接着,喇叭里传来阿訇的指令,与昨晚一样,反复做着鞠躬、跪拜、举手等动作,偷眼望去,全场整齐划一,场面壮观。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最后一天下午近5点,我又来到圣陵,又被发现是外国人,只好等他们再派翻译过来。这次的女翻译看上去像是专职的,非常老练。可能之前接待了不少客人,她一路上都在接水喝。“我们一般带外国人参观也就1小时左右,去过博物馆吗?”她平静地说道,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前两天的遭遇有多幸运了。只有1小时时间,就去博物馆看看吧。博物馆有三层,底层陈列了圣陵里的宝物,有以前的墓冢外框,各种美丽图案的瓷砖、用具、摆设,精美的金门等,令人目不暇接。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在圣城祈祷
离开博物馆,又在圣陵内逛了一圈后,她带我来到出口处,我说:“你回吧。”她偏不走,非要等我走出大门,没办法,只得提前打道回府了。好在是最后一天才碰到她,否则这趟圣城之旅就太令人失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穹顶下的世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