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出来的缘分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后来发现,哈桑确实很宝贝这辆车,每次都让他老婆关门,嫌我手劲太重。休息片刻,继续出发,很快来到了苏萨古迹。说起苏萨,就得提及有2000年历史的伊拉姆王国。伊拉姆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建筑、雕刻和彩色陶器上。
作为一个国家的伊拉姆是一群小国的联合体,经常受到周边美索不达米亚的强国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的威胁,国土多次遭到蹂躏。但是,伊拉姆有时也反过来侵略、占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其政治中心就是苏萨。20世纪初在对苏萨的挖掘中,出土了阿卡德朝的艺术品及《汉谟拉比法典》等,由此可见当时伊拉姆形式活跃的文化交流。
刚进去,便得知一个坏消息,最值得一看的苏萨博物馆周一闭馆,要知道里面可是珍藏了很多从遗迹内挖掘出来的带翼人面狮身浮雕、士兵浮雕等。我不死心,哈桑只好叫来了管理员,他用钥匙打开大门,里面还有一扇带锁的玻璃门,这是在用事实证明他们也无能为力了,于是隔着玻璃门拍了张马头的照片,算没白来。
我们登上旁边一座城堡,俯瞰苏萨全城,这是法国考古学家于19世纪末兴建的。
走出遗址,心情郁闷,有点不想继续,生怕那两处古迹也关门了,可哈桑却信心十足,脚踩油门,又出发了。中午时分到达乔加赞比尔金字塔。打开车门,热浪袭来,有近摄氏50度,夫妇俩不再跟过来,而是躲进了旁边的平房,我一个人头顶烈日走进遗址,放眼望去,里面只有我一个游客。
在圣域中有围墙围起的圣塔、神殿、带塔的中庭,还有收藏了伊拉姆艺术精粹的武器和装饰品的仓库等。
遗迹的中心耸立着巨大的神庙塔。从远处看塔呈五段阶梯状,实际上是由套匣状的五个部分组成。这种建筑形状起源于苏美尔,使人不由想起埃及的萨卡拉阶梯状的金字塔。形状上似乎独具特色的乔加赞比尔的建筑,从中仍可明显看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极大影响。乔加赞比尔的神庙塔,规模和保存状态现在都可成为西亚第一。
从桥上往下看,眼前景象令人难以置信,在这么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居然也有“桃花源”。
该系统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具备供水、磨坊、灌溉、内河运输、防御等功能,并在萨珊时期得以重建。目前还有条河道仍在使用,通过水磨坊和地道向舒什塔尔城供水。
他妹妹也从房里出来了,一袭吊带花长裙令人眼前一亮,丰满的身材,十分性感。不过很快,她又回房套了件黑色外套。
哈桑洗完澡换了便装出来,感觉变了个人,居然一屁股坐上厨房的操作台,吃起干果来,顽皮的像个孩子。
聊了会儿,夫妇俩示意要进屋休息,我被请进他妹妹那屋,当时铺满地毯的中央放了张厚床垫,那是妹妹睡觉的地方,可她却执意相让,我婉言谢绝了,心想:这么脏的身体怎么能睡上她的床!躺在地毯上已足够舒服了。妹妹为我打开窗式空调和电扇,自己在一旁玩手机。然而,浑身汗津津的我怎么也无法安睡,于是干脆起来与妹妹聊天。她会说些英语,聊起来比较方便。她说自己22岁,打算25岁结婚。“可你整天呆在家里,怎么结识男朋友?”我很好奇,她回答:“全靠我父亲和兄弟的朋友介绍。”她告诉我,她有个朋友才18岁就结婚了,嫁给一个30多岁的男人,还在读书就生了个儿子,开心极了。妹妹似乎很羡慕这位朋友,从其眼神里可以看出她对婚姻的渴望,她还说,只要结婚,自己就搬到男方家,婚礼费用全由男方出。接着拿出手机,给我看里面收藏的照片,其中不少是参加朋友婚礼时拍的。照片里的她一身华丽的礼服,袒胸露背,不戴头巾,还大方地与异性朋友亲密拥抱,这让我大开眼界,半晌才回过神来,奇怪,来伊朗几天,怎么就不习惯看到这样的装扮呢。再瞧她的朋友,其他伊朗女孩,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仿佛砖头下的嫩芽,在这里被压抑,就要从别的地方冒出头来,而且似乎她们所有的个人欲望都留着在私人空间里舒张。正如美国记者Christiane
Bird在她的著作《非东非西:一个女人的伊斯兰共和国之旅》里写的:“每个伊朗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公共的和私人的。公共的世界是穿暗沉颜色、遵守伊斯兰社会的律法、向世界普遍展现一副严肃虔诚的面孔。私人的世界是穿明亮颜色、大笑、与家人朋友社交,以及精思默祷。”所以说,有机会观察伊朗人如何在这两个世界间转换自如,也是不虚此行。
临了,妹妹从衣橱里取出两件礼服秀给我看,并递上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东西,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打开一看,居然是件吊带紧身小礼服,黑色亮片配灰色小波浪裙,高贵、典雅,我很喜欢。想来惭愧,之前在上海从未买过一件礼服,甚至是旗袍,在这方面,真是自愧不如。
然而很快,我们要走了,大家依依不舍,女主人还极力挽留我们在她家吃晚饭。吃饭是来不及了,哈桑在路边买了新鲜出炉的馕,分着吃,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