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当空、令人无精打采的夏日里,条条运河、古老的教堂和无数的宫殿都染上了地中海太阳发出的斑驳、变化无常的光芒,漫步其间,令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那条条凤尾船就像黑色的精灵,穿梭于水城宽阔的运河和不计其数的狭小河道里,为这幅画作增添了神秘和浪漫色彩。








然而剥开这华丽的外表,真实的威尼斯就不那么可爱了。生活在这座长达数世纪的时间内,不断经受由于地理条件带来的一而再、再而三严峻考验的城市里的人们,为保护房屋不被运河水及汹涌的海潮所侵袭,一直在设法控制住水流。1172年,威尼斯总督将一枚金戒指抛入海中,宣告了威尼斯与亚得里亚海的联姻。这一举动无疑表明了,威尼斯不是把环抱自己的大海视为与己作对的敌人,而是将它作为具有生命的自然空间来接受。可是,他们无法预测,这位反复无常的“丈夫”什么时候会严重威胁到这个城市的存在。如今,定期而至、永无断绝的洪水,使得靴子早已成为威尼斯人家里的必备品;建筑的腐朽颓败与维护保养更是威尼斯的恒久主题;而大量涌入的游客让服务业不堪重负,随之产生的高昂物价、住房紧缺等等问题,让那些已经为数不多且老龄化的当地人在抵抗洪水的同时还要面对这另一股洪流,可想而知,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游客们自然不会注意到这些。我们在威尼斯只住了4天,因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才有幸在每天清晨看到、听到了这样的威尼斯。清晨5点多,老妈打开百叶窗;6点起床,5分钟后,准能听到隔壁房门的开关门声,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背着挎包、手提塑料袋走过我们窗前;半小时后,对面二楼住户家的百叶窗打开了,女主人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时隐时现。7点,伴随那永不停歇、沉重而哀伤的钟声走出旅馆大门,空气特别清新,略微带些凉意。运河边停靠着运送日常用品的船只,垃圾船开始忙着收垃圾,被船只推起的海浪拍打着防波堤发出噼啪的声响。大街小巷空荡荡的,路过一处垃圾筒时,老妈又发了通感慨:“真奇怪,人家这垃圾筒周围怎么就不见苍蝇、蚊子乱飞呢,而且还在水边。”再往前走,有家咖啡店早早开门了,浓郁的咖啡香味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里面坐着一位老人,边品咖啡配羊角面包边看报纸,这一定是他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我想恐怕也只有此时此刻让他重新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还有些当地人正在里亚尔托鱼市场里采购刚从亚得里亚海捕获的新鲜海产品,



现在可供威尼斯人采购食品的商店已越来越少,光是在里亚尔托的市场,卖香肠、面包和蔬菜的摊贩就已经被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家所取代。此时的圣马可广场也难得空旷,感觉一下子大了许多。坐船来到对面的圣乔治·马焦雷岛,船上的乘客三三两两,岛上也是静悄悄的,停泊在附近的船只一字排开,在宁静的水面上留下美丽的倒影。


这时,隔壁的朱代尔岛要热闹多了,沿街副食品店里传来当地人互致早安的声音,路边咖啡店同样香味扑鼻,站满了喝咖啡、吃早餐的男男女女,沿街住家的房门一个个打开,人和狗都出来了。
等我们再回到圣马可广场,那里又是游客的天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