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2008-12-19 20:27:16)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下午,我想坐小巴先赶到中转站艾斯尤特,继而前往索哈杰,参观那里的两处隐修院。“保镖”得知我的计划,连忙打电话给总部,在得到他们的允许后,这才陪我来到巴士站,钻进小巴时还见他不停地对司机叮嘱着什么。

    车上只有我一个外国人,旁边坐着一位头披黑巾、身裹黑袍的当地女子,其仅仅露出的脸和手吸引着我的视线。与当地其他女子黝黑、粗糙的面部皮肤不同,眼前是一张白净的脸,粗黑的眉毛,黑亮的大眼睛,长长的的眼睫毛,抹了口红的略厚的嘴唇,非常迷人。再瞧她那双手,细皮嫩肉的,手指几乎戴满了金戒指,亮晶晶的。看来全世界的女人都是爱美的,即使是这些信奉伊斯兰教而将全身包裹起来的女子,也绝不会放过身上任何一处可以展示其美丽的地方。10多分钟后,她终于开口了,居然会说英语,问我:“你是哪里人?”尽管口音很重,但听得出这位小姐受过教育,也看得出她的家世一定不错。不过,相比我对她的好奇,她似乎对我更感兴趣,一路都在拍脑门想单词,问了许多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很想找个机会与当地女人聊聊,然而遇见的大多不会说英语,见面不是微笑就是沉默,这次总算逮到了机会,我可不想放弃。从聊天中得知,她叫玛哈,27岁,刚从医学院毕业,目前在明亚一家医院实习,学的是妇产科,今天是回塔塔(地名)的家看望家人的。临下车时,她热情邀请我跟她一起回家,说是想介绍她的家人给我认识。起初婉言谢绝,一方面感觉有些累,想早点到索哈杰找个住处休息;另一方面总觉得突然到访会有些冒昧。哪知下车后她居然打电话回家说有客人来访,这下我是非去不可了。

    于是,我们上了开往塔塔的小巴,塔塔距离索哈杰还有一小时的车程。虽然当时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但一想到终于摆脱了警察的监控,顿时感觉浑身轻松。一个半小时后,塔塔到了。拖着行李箱的我跟着玛哈来到一栋有些年头的楼房前,按响门铃后,楼上窗口探出一个小脑袋,玛哈告诉我这是她妹妹。铁门开了,下来迎接的妹妹抢着帮我提箱子,上至二楼,走进一间宽敞、明亮的客厅。不愧是医生世家的房子,虽说从外表看,这栋楼房并不起眼(其实埃及的大多数楼房都是灰头涂脸的),说实话还不如上海郊区的房子外观那么挺刮,但就屋内摆设来看还算是不错的。趁玛哈进屋换衣服之际我仔细打量了一番。宽大的黄色皮沙发占据了一半的空间,干净且舒适;茶几下是整张花卉地毯,高贵又大气;墙上挂着装裱过的用金粉书写的《古兰经》经文。这时,父亲在身着家居服的玛哈的陪同下从里屋出来了,此时的玛哈摘下了头巾,露出乌黑、卷曲的长发。在医院从事管理工作的父亲已退休在家多年,整日靠看电视、看报纸打发日子。不一会儿在厨房忙碌的母亲也出来了,瘦小身材,一头短短的卷发。40多岁的母亲也是医生,曾在也门的医院工作了两年,刚见面便对我说:“呆会儿请你尝尝我烧的菜,没什么准备,请多多包涵。”当时的客厅非常热闹,玛哈及其父母、也在学医的弟弟,以及还在读小学的妹妹与我围坐在沙发上,问长问短。她的父母看上去非常高贵,也很有气质,用标准的英语对我说:“你的到访让我们全家感到非常荣耀。”听到这番话,受宠若惊之余赶紧表示这也是我的荣幸。面对这其乐融融的场景,真想拍下来,可看到两位女士都没戴头巾,只得作罢。

    母亲特地为我准备的晚餐端上桌了,居然是西红柿、土豆与其他蔬菜炖在一起的咖喱蔬菜,鸡块,以及米饭等,都是我喜欢吃的。突然想起玛哈在车上曾问我喜欢吃什么,原来如此,真是个有心人。与玛哈共进晚餐后,我逐一与其家人道别,然后打算坐车继续前往索哈杰。

    来到楼下,玛哈又特意将她的邻居叫出来见我,虽说本人非常喜欢结交当地朋友,但当时的我怎么感觉自己就像是动物园里的动物被人拉着到处展示呢。不过看得出,玛哈是从心底里喜欢我,她不止一次地盯着我的脸感慨道:“你长得真美!”老天,在上海那些漂亮MM当中顶多只能算中等长相的我,在她眼中居然成了大美人,真不知是她的审美观有问题呢还是我们的审美观有问题。临上车,玛哈边施以贴面礼边轻声对我说:“一定不要忘了我啊。”

    1小时后,终于来到索哈杰。一位出租车老司机又稀里糊涂将我拉到酒店,经酒店前台接待员的翻译,最后总算找到一家在火车站附近的便宜旅馆,可惜客满了。旅馆经理得知我只想要张睡觉的床,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要求,便将顶楼的那间给了我。其实顶楼的房间挺不错的,首先相当安静,因为没有其他客人;其次视野广、活动空间大,整个楼台都只属于我一个人,晚上洗完澡还可以穿着睡衣在楼台上唱歌,总之绝对物超所值。

    第二天上午8点,我包了辆出租车前去参观位于镇南10公里处的两座埃及最大的隐修院。根据圣经上的传说,圣家族约瑟、玛利亚和尚在襁褓中的耶稣为躲避希律王“杀尽头生子”的浩劫,从伯利恒逃难到埃及。他们在这里逗留了大约4年。在这期间他们做了些什么,去过哪些地方,圣经上都没有说明,可是科普特基督教的种种传说却将圣家族的足迹与许多地方联系在了一起,至少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在中部埃及密布着大量的古代教堂和隐修院,证明这个地区确实具有悠久的基督教传统,其中公元500年修建的白色隐修院就代表了这种传统。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从远处看,石灰石高墙内的白色隐修院很像古埃及神庙的塔式门楼,实际上隐修院的部分建材是从某些古建筑中偷来的,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隐修院教堂的石墙上刻着法老时代的象形文字,科普特风格的圣像画则装饰着白色隐修院中的谢努达教堂。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该院在其全盛时期曾接纳过2000多名隐修士,可是今天在这里修行的人已是寥寥无几。附近那座用红砖砌成的红色隐修院的创建者圣毕晓伊是圣谢努达的追随者,是一名悔过自新的强盗。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回去的路上,有幸看到当地村民剥羊皮的过程,十分有趣。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意想不到的中部之行

    回到旅馆,准备去买火车票,服务员却建议不如现在就去火车站,因为有一班开往卢克索的火车正停在站台。好在火车站就在旅馆对面,于是赶紧上车再说。不料,补完票,就只得与当地人挤在两节车厢的中间地带了,而这原本狭小的地方又因此显得更加拥挤,满地的垃圾让人挪不开步子,阵阵恶臭又使人窒息。火车开出没多久,过来一位老先生,提起行李箱示意我跟他进去,原来旁边这节空调车厢正好有一个空位。就这样,托这位老先生的福,我舒舒服服地坐到了卢克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