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车游锡瓦

(2008-09-18 20:33:08)
分类: 行走故事

    要想游览锡瓦周围的景点,最好的方式是骑自行车。不过当我看到旅馆出租的都是越野自行车时,就有些犹豫了。虽说以前经常骑车上下班,但骑的都是24寸女式自行车,单脚触地即停的那种,自从被偷走后便开始徒步上下班至今,再也没骑过;更让我担心的是,这次骑车还要背上摄影包,道路情况又不熟悉,万一受伤将势必影响后面的旅行。

    早上拍完“夏里”,我来到集市广场,琢磨着能否找个当地人愿意用他的驴车带我去逛逛。这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原来是同屋的日本人阿牛,此时他正站在旅馆楼顶向我挥手。当初在巴士上相遇,他的外貌、穿着就令我吃惊不小,一看就知道此人已在外流浪多年了。满脸的络腮胡搭配一头乱发,惟独那一口洁白的牙齿是整张脸的亮点;那具被泛黄的白色汗衫包裹着的瘦小身躯,顽强站立着,尽管被其硕大的脑袋压的已有些弯曲。走起路来,永远是双脚拖着鞋子走,显得非常虚弱,看来长时间的旅行生活似乎已将他身体的能量逐渐耗尽。而同样令我吃惊的是他的旅行经历,辞去工作,仅仅背着一个小挎包,从中国经中东各国一路走来,还将继续走下去。他自称是穆斯林,傍晚我去拍“夏里”时,他就在清真寺做祷告。

    楼顶上还有一个日本人和两个韩国人,正与阿牛喝茶聊天。这个日本“驴友”田中同样厉害,也是辞职后出来周游世界的,尽管不会说一句英语。对此,我有些好奇,语言不通如何与当地人交流,田中笑着说:“不需要语言,我们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哇,好高的境界。我有些担心他们回国后再找工作是否容易,阿牛告诉我,像他这种经常辞职出去旅行的人确实比较困难,但他似乎并不在乎这些。而那两个韩国人还是学生,看上去像是情侣,他们打算与其他韩国人一起骑车去克娄巴特拉的浴池游泳。阿牛则想避开烈日稍晚些再骑车去附近的湖边看看。既然大家都选择骑车,我也只能豁出去了,幸好在其他旅馆找到一辆女式自行车。

    仔细研究路线图后,我独自骑车出发了。出镇向南,穿越枣椰树丛,首先来到克娄巴特拉的浴池。

骑车游锡瓦

这是一个用石块砌成的水池,池中注满了天然泉水,当地人尤其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在里面游泳。

骑车游锡瓦

但水面上的一层浮渣,使大多数游客望而却步,除了那帮韩国人。

骑车游锡瓦

    继续沿着枣椰树丛中的小路骑行,终于来到公元前6世纪的一座神示所的遗址。

骑车游锡瓦

虽说眼前的遗址已是一片废墟,甚至比“夏里”还要荒凉,可当年这座神庙曾经名闻地中海世界。

骑车游锡瓦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从海岸出发,在沙漠中跋涉了8天,到这里来请求阿蒙神的启示,以证明他确实是希腊诸神之王宙斯的儿子。如今,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请求阿蒙神的启示,不想证明什么,只希望神灵保佑我后面的旅行一切顺利。爬上遗址所在的土丘,远远望去,绿洲美景令人陶醉。

骑车游锡瓦

 

骑车游锡瓦

 

骑车游锡瓦

         一片茂密的枣椰树,郁郁葱葱,前方隐约能看到白色的盐湖。

骑车游锡瓦

                    近看盐湖——大自然的水彩画

    不远处便是阿蒙神庙,是专门用来祭祀埃及神话中这位羊头人身的生命之神的。1896年人们为了利用神庙的建筑材料便把它炸毁,现在只剩下一堆废墟。

骑车游锡瓦

    回到锡瓦镇,沿马特鲁港公路骑行,很快便来到一个叫“吉贝尔-埃勒-穆塔”(意为“死亡者之山”)的遗址。

骑车游锡瓦

那被风沙侵蚀的陡坡上面散布着从托勒密王朝时期到罗马时期的许多墓葬。

骑车游锡瓦

 

骑车游锡瓦

    再次穿过锡瓦镇,向西骑行6公里,终于来到锡瓦湖中央的一个小岛。

骑车游锡瓦

岛上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就连唯一的一家咖啡店的老板也不知去向,可能我来的太早了。

骑车游锡瓦

想不到,回去的路上,居然碰巧撞见了,他热情相邀回岛上喝茶,被我婉言谢绝了。比起喝茶,我更想赶紧回镇上买个大西瓜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