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一样的布达拉——西藏行之三十五

(2006-03-31 14:11:01)
分类: 行走故事

    我们在巴朗学旅馆门口碰头后,便坐上多吉安排的小面包车,直奔布达拉宫对面的那座山。山下有段土路正在修,全是碎石路,开车的女司机想冲过这段,结果还是陷了进去。原本对这次拍摄活动一直提不起精神的我和小马,更加犹豫不决,小马说:“还是回去吧,我这傻瓜机器根本抓不住那么远的布达拉。”我对自己的标准镜头也没有多大把握。多吉则依旧不紧不慢,下来一阵忙活后,车终于冲了出来。之后沿山体土路,将我们送到半山腰,便停下了。多吉说:“只能送到这儿,后面没路了。”群向远处的布达拉宫望了一眼,不假思索地说:“这个高度不够,我们还要往上爬。”我一瞧旁边连踏脚的地方都没有的陡坡,就觉得她的想法太不切实际。这时,只见多吉背上群的摄影包,一个健步,靠自身的冲劲硬是攀上了这处陡坡,然后伸手将我们三人一个一个拽了上去。上面的斜坡尽管有些滑脚,好在可以靠踩住低矮植物的根部,一步一步往上爬。

    站上更高处,转过身,整个拉萨城尽收眼底,尽管现在新建的一些楼房,与布达拉宫营造的氛围显得不够协调,但还是不由人不被它的宏大气势所震撼,镶嵌在红山上的这颗光彩夺目的高原明珠,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就在这时,一道浅浅的彩虹如一条彩带飘在山下那宽宽的拉萨河上,更是为夕阳下的拉萨城增添了一份迷幻色彩。

    不一样的布达拉——西藏行之三十五
群终于拿出了昂贵的哈苏相机,边对镜头边指导说:“将布达拉宫放在画面的右下角,尽量不要将对画面没有帮助的其他建筑物放进来。”通过取景器,我看到一幅壮观的画面,布达拉宫虽处在右下角,却更加突出,更令人难以忘怀,而背后的大山,又使得布达拉宫具有比例和观看的动感。
不一样的布达拉——西藏行之三十五这与在药王山腰拍摄布达拉宫所带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视觉冲击力更强。
不一样的布达拉——西藏行之三十五我的一位朋友在观看影片《指环王》后曾对我说:“要拍摄恢宏的大场面,就要用镜头俯拍。”尽管在阿里也拍过大场景,但都不像这次是刻意为之。一旁的小马也打算用傻瓜相机拍两张,却发现电池没电了,群告诫道:“真正的摄影师总会多备一块电池的。”接着,她又突发奇想,请多吉做模特,拍了张以布达拉宫为背景,多吉合掌祈祷的侧身照片,只是他祈祷的方向与布达拉宫的位置正相反。群告诉我,这是一位日本著名摄影师最喜欢的摄影风格,那就是打破常规,你欣赏他的照片时,会感觉到意味深长,照片讲述的故事似乎没有结束,带给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只是这次美中不足,没穿喇嘛服的多吉与背景中的布达拉宫实在不搭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