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蚌寺的辩经——西藏行之三十四

(2006-03-31 13:55:05)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下午1点多,小马来了,带我们去他刚发现的一家藏式饭馆喝酸奶,味道确实不错。见时间尚早,我便提议去哲蚌寺看看,复议的当然只有小马。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位萨西郊5公里更丕乌孜山下,为格鲁派最大的寺院。由于进入哲蚌寺的道路正在整修,我和小马只好爬坡上去。
   1416年,哲蚌寺由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主持修建。建成后他任第一任堪布。由最初的7个弟子,分别形成该寺7个札仓(经学院)。后来发展为格鲁派实力最雄厚的寺院。最盛时期寺僧编制为7700人,
 拥有141个庄园与540余个牧场。该寺还是历世达赖喇嘛的母寺,因此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刚进寺内,便被此起彼伏的喊叫声吸引,我们意识到这是在辩经,两人寻声找了半天,最后在一个小喇嘛的指引下,才进入人声鼎沸的辩经场。

哲蚌寺的辩经——西藏行之三十四西藏寺院在教育方面其实就像大学,而喇嘛大学和现在大学的唯一区别,是喇嘛大学从幼儿教育开始。学生入学后,由初级到高级都要通过辩论的形式进行考试,及格后才可进入相应的班级。我们眼前的辩论场面,就是每班的学生经重新安排后,进行的两人一排的辩经活动,两人中一坐一站,站立的学生是发问方,第二天换次序。

哲蚌寺的辩经——西藏行之三十四

每次都由一人阐述命题,旁人则寻求对方的错误,辩论双方不仅在经典中寻找论据,还在日常经验中寻找论据。也有几个人围着一个的,闹得很凶,群情振奋,以致站在一边的我和其他观众都为这互相促进的气氛所感动。

哲蚌寺的辩经——西藏行之三十四

另外,在一些大寺院里,还有退休教授制度,使那些忙于教书的老师,在学生参加公共集会场合时,能使自己获得进修的好处。在寺院自愿和灵性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每一个人都是终身的学生,这也是那些无所不包的寺院之独特之处。反观我们的现代教育,藏族寺院的喇嘛大学却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此时,看厌了各种佛像的小马不愿再进寺庙了,我只好独自来到哲蚌寺的中心措钦大殿前,

哲蚌寺的辩经——西藏行之三十四大殿占地面积将近4500平方米,殿前有一石铺广场,登上17级宽广的石阶,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大殿内的经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五光十色。大殿中间的文殊菩萨及白伞盖像,高大而精致。大殿侧室有两座银塔,分别为三世达赖和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三楼则是强巴通垂佛殿,内供强巴佛八岁时的等身巨形铜像。强巴佛殿门上悬挂“穆隆元善”汉文匾额一方,是清朝时任驻藏大臣的琦善在他任满调离西藏时(1846年)刻制奉献的。

    就在我还在哲蚌寺四处转悠时,群发来短信,催我和小马快点回去,原来她请喇嘛多吉帮忙,打算爬上对面山峰拍摄布达拉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