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永烈的作文可得高分吗?

(2007-06-08 12:52:32)
标签:

叶永烈

高考作文

文从思出

分类: 思想沙漠
    叶永烈的精神是可嘉的。据说,他从2000年起,每年都应邀与普通考生一样参加高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考作文。今年,已是他第七次写高考作文了。今年上海的作文题目是《必须跨过这道坎》。据 叶先生说,他写起来很顺手,花了四十五分钟就交卷了。

先生的高考作文,在网上流传甚广。这篇他写起来“很顺手”的文章,究竟写得如何?我的评价是可以的。毕竟,四十五分钟,写就这样一篇切题的、且文字流畅、风格平实的文章,不容易。昨天,当我听到上海作文题目时,也试着构思了一下,结果在二十分钟内,构思了几个方向数个框架,均不满意。显然,这种“急就章”的东西,还是比较难写的。

网民对叶先生的作文,评价似乎也不太高。我看了他博客里的留言,基本的评判是:文章切题,平实,可以及格;但算不上是范文,也不可能得高分。当然,也有一些批评,我认为过于苛刻了,基本不认同。

这里就带出一个问题。叶永烈是一个知名作家,而且其文笔和著述,在业内都是认可的。我小的时候,就是读他的科普文字成长的。以他的学识、经历、文笔、以及才思,他写的作文,尚且如此,何况那些青涩的高中生呢?!但是,我几乎可以认定,今年高考作文阅卷之后,一定会出现颇多的高考范文,一定也会被好事的专家们评注,一定会让人欣喜若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来,又是一个疑问:是叶永烈不及他们吗?

有人提到了当今的语文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不便评说。但是,有一些往事,则让我感慨万分。我的孩子,我自认为,他的作文水平是相当不错的。小学五年级,他就写过小说,题为《神秘岛》,充满悬念。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出过一个作文题目,是让学生们以某一建筑为主题去写作文,当别人都在选择东方明珠、南浦大桥、上海大剧院的时候,他着力写的则是一座位于徐家汇的小教堂。因为,这座建筑,曾经让他感到心灵震撼。感谢老师,居然给了他高分。但是,到了高中之后,我发现,他的应题作文,越写越差,总是得不到高分。这是怎么一回事?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他的日记随笔,其中有一篇文章,叫《走廊尽头》,感悟之深,描写之细,居然让我一晚上都睡不着觉。他的作文能力很强啊?但是,去年的高考,他的语文只考了104分,其中,作文显然是考砸了。

我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育,要“文从思出”。他曾对我说,写作文,就是把你心里想的,用笔表达出来。千万不要摆开架势,以为你在写作文了。文章是什么?就是你思想的外在表达。有的人喜欢用嘴说,有的人则擅长用笔写。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则是在鼓励学生,希望其运用一种程式,来应付考试。作文是随性的,是放纵的,一旦用方式固定了,还会有什么好文章吗?当然,也会有奇文出现,这种奇文,我敢断定,都是撞大运式的。因为,这个学生,可能中彩了。现在有许多的人,不是纷纷在帮助考生进行“博彩式”的语文教育吗?背吧,好文章的句式在背,好的构思在背,好的套题技巧,也在背。

因此,我一向不喜欢所谓的高考范文,也不喜欢媒体推波助澜,去助长这种风气。我更喜欢的,则是叶永烈先生的文章。这种文章是真实的,尽管他得不了高分。

 

 

附:叶永烈作文

刻骨铭心的打击,发生在1991年。由于写作过度,左眼突发视网膜剥落。医生要我立即住院。非常遗憾的是,虽说大夫尽了力,可是手术不成功,我的左眼几乎完全丧失视力。

医生对我发出警告:放弃写作,改做别的用眼不多的工作。要不,另一只眼睛也保不住!

对于我来说,放弃写作是不可能的。已经从事创作这么多年的我,创作是我的生命。我无法放弃写作。我意识到,我遭遇了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坎,必须跨过去!

我决定放弃沿用了多年的写作方法——笔耕,改用电脑写作。在电脑屏幕上,字可以放大,而且把屏幕调节为深底白字,可以节省视力。我想借助于电脑,跨过这道坎。

我花了三千多元从电脑商店里买了一台286电脑,十四英寸的黑白屏幕,大饼一般的五寸软盘。再花了一千多元,配上一台吱吱作响的24针打印机。这些设备在今天看来早已老掉牙,在当时却算是很先进的了。

一个从未摸过电脑的人,一下子要改用电脑写作,迈过这道坎谈何容易?!何况,在当时的中国,用电脑写作的作家如同凤毛麟角,寥若晨星。我一度打退堂鼓。电脑买来之后,试用了几天,就撂在一边,闲置了两个来月,差一点折价退还给电脑商店。然而,用笔写作,强烈的灯光反射在方格稿纸上,使我眼花缭乱,左眼不住流泪,我又不得不启动电脑,终于克服一道道难关。

第一道难关是输入关。我是南方人,普通话不标准,用汉语拼音输入不行。用五笔码吧,一大堆口诀,令我望而生畏。最后选定了表形码,拿着说明书,一边“研究”一边输入,总算“自学成才”。

第二道难关是操作关。当时用的是“WPS”系统。我像一下子骑在一匹烈马身上,难于驾驭。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不行。我买了厚厚的“WPS”操作指南,依然“自学成才”,硬是制服了这匹烈马。

第三道关是思维关。习惯于用笔写作,一下子过渡到用键盘写作,一开始怎么也不适应,仿佛思路被键盘“切”断了,不像用笔写作时那样一泻千里。慢慢的,慢慢的,我才学会用键盘“敲”出我的作品。

记得,我用电脑写出第一篇千把字的文章,兴奋得手舞足蹈。当时,这是一篇急稿,我刚刚用打字机吱吱地打完,报纸编辑已经骑着摩托车来到我家。他见到我用电脑写出的文章,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因为这是他收到的第一篇用电脑写出来的稿子。第二天,我的文章就见报了。

从那时候开始,我一直用电脑写作。电脑减轻了我的视力负担。十六年来,我用电脑写出了一千多万字的新作。我终于闯过了这道坎。

其实,人生的道路从来不平坦,谁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坎。要像刘翔那样勇往直前,你就能飞越一道又一道坎,你的人生就充满灿烂和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