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谁还想写作文?

(2007-06-05 13:46:11)
标签:

高考30年

命题作文

分类: 如烟旧事
 

昨天午餐,碰到一位《新民晚报》的老同事,她叫黄惠,是我当年在评论部工作时的部下。她告诉我,有人正在策划,要邀请曾经参加过历年高考的人,今年模拟参加一次高考的作文比赛。今年是高考三十周年,因此,可能会邀请三十个人。她问我:你有没有兴趣?

呵呵。怎么回答呢?我是上海人,1978年的考生。所谓的“78级”。那年上海地区的高考,没有作文卷。这也是中国高考恢复以来的一个特例吧。对此,我虽有遗憾。但是,我仍然庆幸地认为,这个卷子,出得不错。

“文革”十年,我们几乎就是不读书的一代人。有关往事,我曾在一篇博文中,有所提及。这篇文章,题为《我要读书》(http://blog.sina.com.cn/u/48dbd231010002rm),在“如烟旧事”的栏目里,还能找到。不过,尽管没有读过书,但是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因此,文章一直是写得不错的。这种能力,体现在“学工学农”的各种油印材料之中。因此,我对高考作文,颇有信心。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入学考试,都是各地分别命题的。高考作文命题,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你们可以看看,便知。

北京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天津作文题:1、他像雷锋同志那样;2、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

山东作文题:难忘的一天。

江苏作文题:苦战。

浙江作文题:路。

广东作文题:大治之年气象新。

上海的作文题,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论述题,说明文,《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另一个,则是记事文,《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这些作文题,也反映了当时的命题思路。说实话,这种作文,都是比较好写的。对此,我也有信心。我的班主任常泽民先生,是语文老师。他对我,也是充满了期待。他常对我说,你作文,没有问题。那个时候,我写的作文,确实也经常被常老师拿到其他任课班级里当范文。

1977级和1978级,实际上只差了半年的时间。因此,在半年时间里,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在猜作文题目。我印象之中,大约有几十个吧。这几十个题目,我几乎都写过,有些作文,自认为相当的不错。当时,我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高考作文,也能够刊登到报纸上,范文的味道,挺好。

然而,当我拿到上海地区的语文高考卷子时,顿时傻了。竟然没有作文。其题目是将一篇五千余字的长文,缩写成一篇五百字的文章。不需要你思考,也不需要你出奇,只要求你规范。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有一种掉进冰窖的感觉。这题目也出得太损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出奇的漫长。我的方寸,全乱了。卷子前半部分,那些完全应该考好的小题目,也没有考好。缩写文章,最后也写得一塌糊涂。我希望在语文课目上拿高分的愿望,彻底破灭。这门课,我只拿到了78.5分。幸亏我在地理、历史和政治课目上表现出色。不然的话,我的人生可能因此改变。

也许,可能因为这层原因,此后几十年,我一直非常关心高考的作文题目。特别是那些满分的作文,颇为令人生疑。这些作文,我一般都怀疑,是不是即兴的命题作文?因为,依我的水准,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这样的文字。至少,这些作文,或许都是过去曾经写过或者构思过的。因为,作文的命题,随便怎么出,都逃不出那些语文老师的“广阔视野“。摸彩的作文,总比中彩票,概率大多了。现在的教育,都是以考试为目标的。功利的结果,便可以出现更多的令人赞叹的范文。这就是现状。

因此,我有一个想法,高考的作文方式,确实应该改变。语文是一种能力,而能力常常不是靠一篇文章来确定的,更不应该被规范成可以标价、或者被功利所笼罩的东西。所以,我根本不想参加今年的成人模拟高考作文活动。我甚至可以推断,这个活动最后被评出的范文,可能还不及今年考生的水准。因为,他们不可能去猜题,也不可能现成地准备好了许多的备考文章。如此一来,有人或许会问,这三十年,你们这一批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高考三十年了。我仍然是反对作文的。谁还想写作文?至少我不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