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温柔?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是这样说的:“当生活把人推向成年门槛的那一刻,温柔便产生了。他忧心忡忡地认识到他人微言轻一个孩童时代所不曾领悟的童年的好处”“温柔是成年灌输的一种忧愁”“温柔是创造一个‘微小的人为空间’,在其中我们相互同意,把他人当作孩子般对待”。我是在他的《关于小说艺术的对话》中重新读到它的,它的全新让我惊讶。温柔,在昆德拉那里接受了重新地定义,他改变了这个词固定的和僵化掉的词意。这是一个普遍被应用的词,普遍到我们对它已经缺少审视,我们认同了它模糊的、共通的面目。在昆德拉那里,未成年人是不具备温柔的,因为他在柔软之中,缺少远离童年而产生的忧愁——仔细想想,确有道理;而“温柔是创造一个‘微小的人为空间’,在其中我们相互同意,把他人当作孩子般对待”——它多么奇妙!虽然,我也确信昆德拉只说出了温柔这个词的部分内含,真正的“温柔”是在他的解释中有溢出的,但我更对这种个人的、贴着他小说的人物走的、被重新定义的词感兴趣,对词进行追问和审视,对已经习惯了的词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更正”在本质上是创造力的体现。缺乏对词的重新认识,在我看来也很难是一个好作家,因为他只有那种庸碌的“认同”。
一个好的作家,应当有一本属于个人的词典。在我的记忆中,有位诗人曾在他的创作谈中也说过这样的话:诗歌中的词,应当是圆的,但它在诗人那里经历了一个锤扁然后砸圆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诗歌中出现的词应当经历“煅炼”。这话曾对我产生了相当巨大的影响。而米兰昆德拉,我以为我已经熟悉的作家,却以他对一个词的定义让我重新惊异起来,而他的做法,再次拓展了我对于词的理解,词典的理解,和创作的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