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孵化器与出版掠夺者

(2007-06-03 00:17:41)
    网络无疑是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丰富而及时的新闻资讯;网络仿佛又具备图书馆的功能,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免费的文学读物以及便于检索各种资料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为我们提供了电子信箱,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非常便捷、高效地与外界联系、沟通乃至实现电子文本的迅捷传递;网络显然是社交中心,使我们安坐一室即可与全国任何一地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一人建立联系,交友聊天;网络无疑还为广大网民配置了无数的在线游戏、歌曲、影碟等等,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上游戏、听歌、看碟或和偶遇的网友打牌、下棋之类……总之,网络以其媒体、图书馆、信息库、通讯工具、社交中心、娱乐中心等多位一体的复合形象矗立在了地球村的广大村民面前,集成了多种功能和角色于一身的网络,凭着诸多灿烂的诱惑广泛而切实地打进了今日世界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且令人无法拒绝。
  特别可喜的是,有不少的文学网站,几乎与互联网同步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一些综合类门户网站,包括一些专业性或行业性的网站也开设有读书类、文学类、文化类的频道。正是在这些地方,灌注或充斥着大量与文学有关的内容,也聚集着大量的文学爱好者以及一大批倾心于文学的追梦人。这些地方汇集有免费从各种传统报刊转载过来的文学类新闻并可以做到滚动发布、时时更新,还有许多从出版社和作者处取得授权免费在网站中连载的文学图书的电子版,这些地方刊登有许多文学爱好者所写的大量原创文学作品,甚至还有网站的编辑们精心策划、制作的焦点性、热点性文学专题……这些有风景的园地很自然地就成了古老文学的热情的粉丝们或偶然或时常地浏览或啸聚的不拘空间,他们在这里了解文学界的动态,比如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版,新老作家们的近况报道或作家的人物访谈,以及一些作者发表的包含有新思想、新观点的好文章,等等,他们在这里免费阅读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新书以及无名作者发表在网站上的网络文学作品,甚至在这里领略某些人就某些文学话题展开的激烈争论和偏激观点……
  网络可真是个宝地啊,就连日显衰微的文学也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再度繁荣的希望,至少也在原有的传统阵地之外拓展了新的文学园地和疆土。就近些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网络还真可谓对文学做出了值得注目的贡献。比如网络为广大无名作者提供了一片施展才华、相互切磋的舞台;比如从网络上涌现出来的部分网络写手到后来就成了正儿八经的作家;再比如网民可以就任何文学话题在网页上留帖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等。
  我们当然要感谢网络科技为文学所出的种种贡献。但是,当网络在为文学做服务工作时同样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某些问题和缺点的时候,则我们也无须讳言,而不妨直率地指出并探讨之,以期使之获得进步,使文学能借助网络的力量发展得更好。
  比如说,大量新出版上市的图书(包括文学书),在各网站发布和连载时基本上都是免费的——怎么说呢,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做法似乎有失公平——当各网站处在起步阶段时,一方面它具有推动文学复兴的技术基础和潜在能力,另一方面却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支付作者稿费,这倒也罢,权当是作家们对网络新经济的无私支持就是了;可事到如今,不少网站都早已做大做强,这些网站的广告收入、运营利润及成功上市业已使他们腰包鼓鼓,乃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如此,就理当考虑作为网站相关内容提供方的出版者特别是作者们的权益才是了。
  在我看来,作者因难有机会以纸媒形式发表或出版,从而主动投稿给商业性网站以求公开发布的文学作品,该网站当然可以免费使用一段时间,但已经正式出版的图书作品却仿佛不应当免费——这既损害了作者的权益,也损害了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的利益啊!如果网络的大发展是建立在以牺牲其他群体的权益为基础的,那这是否也是当今时代某些不合理的财富过分集中的表现之一种呢?在我看来,任何网站似乎都没有理由无偿占有作家们应得的电子版稿费收入和相关的著作权益。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针对这类现象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作为指导和协调,从而逐步实现该领域社会各集团、各人群合理、公正的利益分配,那该有多好!
 
刊于《北京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