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事物,博客的出现显然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又一灵感性的结晶。而博客的贡献也有目共睹。比如说为所有愿意开博的人提供了表达自己、娱乐自己的又一个神奇而自由的平台——谁都可以随时随地公开发表自己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自由地与他人进行思想与心灵等层面的互动与交流,而不需要经过媒体专业人士的审阅和编辑;而那形形色色的各类明星们,一旦有绯闻一类的谣言加身,就可以凭着博客这一平台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为自己澄清、辟谣之类,而无须担心八卦记者们的笔会在有意无意中扭曲自己的本意……
   
再比如说,博客在客观上也为某些社会问题的探讨与辩论提供了开放的舆论平台,从而促成了问题的解决乃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有的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比如演艺圈(或许还包括文学艺术圈)潜规则比如性交易是否严重的问题、比如房价是否过高,当中的腐败现象是否很普遍的问题,比如社会各阶层财富与利益分配公平与否的问题……在这些关乎大家生存与发展之重大课题的具体问题上,博客为观点相异乃至完全对立的各方自由发言乃至展开公开的辩论提供了舞台——无论探讨的过程与结果怎样,博客平台的出现却确实为社会的人文关怀以及传播这一崇高理念提供了空间,甚至于,博客平台的这一功能还显然为推动公平、正义的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我们也毋庸讳言,也许是因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眼里的博客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正视或改进的问题。比如说,博客上的脏话泛滥问题,博客点击率的生成问题,以及博客平台的商业化前景及其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强势博客平台对众多传统媒体多元化话语权的挑战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似乎都将是我们无法回避乃至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博客作者随手写几句脏话、来几句国骂,或是博主一时冲动所致,或是其日常用语的习惯性流露,又或者是作者以此来标榜自己的个性与血气,不管怎样,对脏话的使用毕竟不是什么文明的行为,对汉语也可谓是一种亵渎,自然绝不是什么值得传播与提倡的行为。如此,哪怕实际上对此无法做到强行禁止,但作为博客平台的各类管理者,我以为多少还是应该承担起一点净化语言环境的社会责任才好。比如说,一些浏览量较高的博客平台是否可以规定一下,凡是带脏话脏字的文章,不论写得多好,都一律不予公开推荐,哪怕暂时牺牲一些点击率也在所不惜。我相信,如果各博客平台都长期坚持这一原则,脏话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
   
说到博客的点击率,我相信在各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博客平台(知名网站特别是商业门户网站的博客频道或大型的博客网站)开过博客或经常浏览当中博客的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体会。以我个人的体会和观察,我以为博客平台既是科技的产物,也是商业化的产物。正如电子信箱、BBS留言板、在线聊天之类的新事物刚刚出现时的情形一样,博客这样新东西刚一诞生,就被目光敏锐的商家们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们投入巨资打造出他们心目中的博客平台,并期待由此衍生出新的巨额利润。应该说,他们的运营还是很有一套的,几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草根”在他们的博客平台上安营扎寨开设了自己的博客,有的还延请了各行各业的许多名人、明星和大腕,如此,这些博客平台果然在很短的时期内创造出了超旺的人气。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博客平台到目前为止还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这景象跟前些年网站遍地开花大把烧钱却只有少数融资成功、上市成功的网站存活下来而大多数都血本无归的情形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如今的博客平台即使“钱”途都暂时未卜,似乎大多也不必为生存而担忧什么,因为它们中的强者大多搭建在利润早就丰厚而持续的网站内。
   
对投资方而言,博客平台目前的任务似乎只是也只能是为网站积攒人气,在解决好博客平台与众多无稿费博客作者的广告收入分配问题之前,投资方的意图在于,以博客平台的巨大人气为幌子尽可能地招揽网站的广告客户,尽管没有在博客平台内登出这些客户的商业广告,但客户们的广告费总归是收入了自己的囊中。于是问题在这时候出现了——博客本身当然是很好的东西,但一旦被商业化,或被商家的逐利之手操纵,那就难免要出现新的问题——写博客当然是出于作者的自愿,是否阅读博客也完全取决于网民自己的意愿,但商家总有他的办法。为了提高点击率,为了点击率背后的值得期待的可能出现的商业利润,商家尽可以制造许多热门话题,尽可以不遗余力地推出一些博客舞台上的新人、红人,甚至还要搬弄些是非、炮制些垃圾,只要他认为有助于提升人气,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尽管其中有些行为显然很刻意很无聊,但他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大家围绕这些话题而争吵不休,以博得看客的关注和人气的飙升。
   
一旦这博客平台的人气超旺,关注的人海量,这个无形中被“权威化”了的平台也就俨然成了掌握话语权的超级阵地,从许多现象上看,甚至连无数传统媒体也都有些唯其马首是瞻了。对一些需要通过舆论放大以促进解决的社会问题来说,这样的人气超旺的平台的出现显然是福音,但对于言论的话语权来说,商业力量下的“统一”却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如果这个平台在具体的操作上不能做到应有的客观与公正,比如对于文坛或演艺圈或其他什么圈的问题或纠葛,如果出发点不是着眼于中立化地展现与协调、化解之,而是出于吸引眼球之类的目的而有意无意地偏袒之、激化之,那恐怕就有失公允了。
   
在我看来,博客平台的打造者们只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出发点就能做得更好——不仅仅要盯着商业利益,而且要把健康、开放、公信的编辑意识与原则贯彻到博客平台每一位编辑的工作当中,如此,才能让博客成为广大博客作者和读者自由书写、舒心游逛、不被忽悠的乐园。
 
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07年5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