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时间”到底是多久

(2011-07-12 15:44: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文博览》美文摘录
“第一时间”到底是多久

“第一时间”到底是多久

刘荒田

迄今不晓得何谓“第一时间”。它不是当下、马上、此刻,也不是一小时以后、一天以后,含有极大的随意性。

比如,你去商店买一种紧俏货物,店家暂时售罄,老板道歉之后保证:“一旦到货,我们第一时间通知你。”货到以后,你能否获得他快速来电通报的优待,则是疑问,这取决于你的出价,你和他的交情,你的地位、权力和影响力等诸多因素。

又比如,某男人借公干之名到另一城市幽会,离家前拥吻妻子,保证“抵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到时,至为迫切的“第一”是和情人开房。

如果风水先生拿罗盘,在山上替顾客选好祖先的墓地,保证对方在“第一时间”风生水起,这个“第一”,恐怕要等到客户的孙子的孙子才能轮上。

“第一时间”虽然搅糨糊,但大家乐于接受,我亦然。第一,听着舒服,人家许诺在“第一时间”为你报信,供货,咨询,为你摆平对手,为你筹划百年之后,使得你横财就手,扬名显声,还想怎么样?效果姑且勿论,“第一”总归和“最”较为接近。这年头,虽然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名三分钟,但“第一”容易吗?你在网络连“天下第一混蛋”的冠名权也抢注不到。

第二,含广大的想象空间。人际关系需要润滑剂,交往多半和时间搭上关系,承诺更是。可是,在瞬息万变的商场,在变数四伏的名利场,在讲究体面的社交圈,怎么可能事事说得准?

如果你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答案不难找出——“第一时间”,“尽快”。“可能”在我,或者老天爷,“第一”说了等于没说。舍“尽快”而就“第一时间”,从字面看,并不符合能少就少的规矩,但流行不衰,足见在资讯社会,人们益发工于辞令,当然,仅仅是表面功夫。

(选自《羊城晚报》20112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