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草青青端午时

(2017-05-25 09:35:46)
标签:

初夏

艾草

端午

诗意

岁月

分类: 朋友们喜欢的文章
艾草青青端午时                   艾草青青端午时  

   每年初夏,当听到树梢上的知了叫声时,溪边的艾草就迫不及待地一片新绿。
   小区一角也长有几蓬艾草,昨日下楼散步,发现已香气扑鼻,亭亭玉立。哦,原来又是艾草青青端午时。随手采了一枝,青青的,香香的,顿觉十分亲切。那种熟悉的艾草味,那些缤纷的记忆,一下就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遥远的岁月。
   蹉跎光阴里,常在心头徘徊的,是一条长满艾草的小河,围绕着故乡的村子,弯弯曲曲。
   每年五月,河两岸青青的艾草,便会铺天盖地的绿。就像谁的一首诗中写的:“我忧伤的马匹,又放牧于长满艾草的河流。在时间的岸上,我丢失了很多东西。”
   记忆中,艾草的生长,几乎没有人注意,是不用管理的。每每到了端午,需要采集艾草时,它们自己会遍地蓬勃,干净清爽,葱葱郁郁。
   自古以来的端午节,都离不开艾草,它是人们心中的祥和植物。端午前一天,父亲就会带着镰刀去河边割艾草,母亲就会带着喜悦的心情,为孩子们缝制彩色香囊,里面装的就是艾草和其他香草打成的粉,确确是个好闻的东西。
   我的祖母,更喜欢用艾草编成细绳,晒干后用来点燃驱蚊子。记得夏天夜里,伴着阵阵艾草香味,总是听祖母讲屈原,讲为什么吃粽子。在艾绳明明灭灭中,望着天上眨眼的星星,屈原好像站在遥远的船上,手中也拿着艾草和粽子。当时很好奇,他为什么要投江呢?
   端午节那天,村里上空飘逸的,全是粽子与艾草的香气。黄昏后,艾草燃烧发出的烟雾,透出窗户,飘过屋顶,一缕缕散在空中,把蚊蝇驱赶得干干净净。深深吸一口,艾香的味道就此植入我的脑海,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有一年端午,去邻居婶婶家,见她在锅里煮着艾叶。邻居婶婶告诉我,用热的艾水熏洗能治眼病。多年以后,一直认为邻居婶婶的秘方很灵。查了一下,艾草确是去火的植物,全草均可以入药。现在用久了电脑,眼睛感到疲劳时,我也会用晒干的艾草,加水煮来熏眼睛。第二天,真的觉得眼睛很舒服,有种清清凉凉的感觉。

        艾草青青端午时
 
   关于艾草,自古就有着各种飘渺的传说,于岁月深处,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生活。曾经也以为,说它能驱毒辟邪,多少渲染着一种迷信,现在想来,或许自己有些浅薄。因为后来知道,先人对艾草的看重,还起源它是一种相思草,被栽种在远古的诗经里。艾草的那种悠悠情愫,辗转千年不变,一直为人间留住了一份诗意———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原来,在我们祖先的眼里,一日不见如三秋的思念,就如艾草淡淡的苦,就像艾草热烈的纯。因此人们虔诚的喜欢它,需要它所有的葱茏,用来安放灵魂。
   随着岁月流逝,我虽远离故乡,但对平凡的艾草却一直心存暖意。每逢端午之际,我都会去药店买些艾草条,不为驱蚊,也不为避邪,只是喜欢那种苦香味,似蒿草,像野菊。有时在家里,我会点燃艾草条,放在百会、三足里等穴位进行热灸,任凭自己被那浓烈的烟雾包围,任凭清苦的香味把我的的心事藏匿。 
   如今生活在城市,快过端午这几天,菜市场也摆满了许多端午食品,但我还是留恋儿时过端午的气氛。如今,过端午虽然已是形式,但我对艾草还是保留着不变的情意。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下班后,和妻子一起去小区角落割点艾草,尽管它们长得不算太高,但它的清香味,还是让小区多了几分温馨。捧着割下的艾草,好像又回到了儿时的情景,一种永恒的乡梦、乡愁、乡情,总是于岁月深处,和时光相宜。
   五月的艾草,就像一位青衣女子,在苍茫大地之上,不妩媚,不妖娆,素衣而立。她静静地长在山涧溪畔,无欲无求,至雅至幽至灵至纯,硬是把澄明还给苍生。
   五月的艾草,纠结着我的思绪,是抹不去的青青岁月。每年端午,我便想起那条长满艾草的小河,它总是把平淡的日子,染上一抹芬芳的翠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