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转博:再去鲁博

(2013-09-17 18:32:40)
标签:

鲁博

呐喊

阜成门

娜娜出走

周作人

文化

分类: 烟迹霞影

微转博:再去鲁博

1992年,第一次到北京来,住阜成门附近,一查地图竟离鲁迅旧居非常近。跑过去参观,但也廖廖,没有几个人。1990年代初,那时还强烈地因袭着八十年代的反思精神。是时,我们临界毕业,回来了一位社科院著名学者的博士来上课,一身王朔式的痞劲。 课名叫《鲁迅研究》,与其说是学习研究,倒不如说是系统地修理鲁迅。出乎意料的是那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课,最好的课。我们终于开了眼界,知道了那个时期最流行、也最锋芒的思想与方法,至今受用。

微转博:再去鲁博

这一座大院子,话题在今天或许总是绕不开一笔经济帐,然而在鲁迅的时代,那时正是他在这里倾心碑版的时候,可是有一天绍兴老乡钱玄同的造访,使他终要推开铁屋子,帮着呐喊了。一家人住在里面,但也导致兄弟反目。奇的是,我们恰巧还有一门《周作人研究》的课,我不知道我的可爱的西大跟这兄弟俩较什么劲。

如今,鲁迅的面纱被一层层、一步步地揭褫。后来做纪录片时,突然流行起了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总和我有关。”见于《且介亭杂文末编》,说这话时,他已临近生命尽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微转博:再去鲁博

我们的那位老师,最终也洗不掉“娜娜出走”的启蒙时代的影响,两三年后亦去国远游,再不归来。七月间同学聚集时,听说很好——当然指的是,作为一个教授,他得到了世界上最理想的教学与研究条件,那也算求得其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