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焦海民
焦海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07
  • 关注人气:1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不眠的夜晚——关于醴泉皮影的片段记忆

(2012-07-18 00:13:13)
标签:

郑鸣和

醴泉

皮影

精灵

创世纪

邮票

宋伯鲁

分类: 散文随笔

那些不眠的夜晚——关于醴泉皮影的片段记忆
是的,夜晚展开在你的面前,是带着久远沉滞的气息。它不是凝重,是浮现在记忆里的灵动,是一些精灵一般的人儿,他们怎么就附着上了精灵一样的气息呢?

那些不眠的夜晚——关于醴泉皮影的片段记忆
这是给他们安置的殿堂,那曾是悸动的年少的向往,进入梦乡的喧闹的锣鼓。南张村的张志和看着天擦黑了,台子也在一袋烟的功夫里搭起来,然后他把这里交给他的父亲,80岁的张国政,弦板腔的最后一位老艺人。

那些不眠的夜晚——关于醴泉皮影的片段记忆

那些刚才还寂静的皮子,在一位老人的手中,正在复苏。他们,在如我一样的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个的活物。
那些不眠的夜晚——关于醴泉皮影的片段记忆

一张牛皮,在水里浸泡数日,然后,就被割开、雕刻成一个个的形状,在那里的院落里,将要发生一个创世纪的神话。沉滞的日子也日复一日的有了含义,有了手把手的传递。这是张志和的院子。

那些不眠的夜晚——关于醴泉皮影的片段记忆

郑伯就这样在那个精灵甚至古怪的世界诞生之前出现了,他的手下,那些生命被呼唤而出。我叫他郑伯,是我同学郑强的父亲。我小时候,爬过一个山沟到达父亲所在的学校的时候,郑伯还在那里教书,他是那里的美术教师。多少年来,我脑海里隐约都有那样的一幕:夏夜,知了歇下,郑伯在院中的核桃树下,拧开水龙头,接一盆水,然后进屋去洗,我就在他的门口,看他洗完后,手里夹起几只笔,在一张纸上画画。后来,他不仅画,而且用刀,雕刻那些华艳无比的皮影。

那些不眠的夜晚——关于醴泉皮影的片段记忆

郑伯擎起的这个皮影,集过邮的人都见到过,有一套邮票即是这个武将造型,但其来历却极其波折。山西孝义人在华阴陈增礼先生那里收去的,因为孝义办了一个皮影博物馆,他们那里并没有多少精美的影人,于是才把这一个想办法弄去,结果便成为他们的皮影而登上中国国家邮票图录。

而这样的影人,在陕西民间多得是,都是最上等的灰皮做成,这一个就是,还在郑伯的手里。
灰皮影子,已经失传,它的起源和兴盛之地就在泾河岸边的北屯古镇,如今并入了烟霞镇,算作是我的家乡的古老技术。
明清时期,北屯是著名的陕商批货集散地,那里就是泾河渡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