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焦海民
焦海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07
  • 关注人气:1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里高明故里

(2012-05-30 23:41:00)
标签:

南戏

高则诚

夏承焘

温州

田仲一成

阁巷镇

五马街

分类: 烟迹霞影

雨里高明故里
既到温州,原本想去永嘉,但听一位朋友说,那里没有什么了,而瑞安的高则诚故居刚新修好,于是于雨中奔去,险些误了飞机。昨日抵达温州时,天晴燠热,但早晨却见噼啪大雨浇注下来,不过还是要去那里看一看。

雨里高明故里

龙船河边的鸭淋得湿透,何况我,在江南没有伞,只有黑着头走。从温州到瑞安的阁巷镇,循着路、河问过来,很少有人知道高则诚的,但是我不气馁,这又有什么呢?出租车司机也是一头雾水,冲撞在雨里,还好,这个海边的小村并不大,一会一个农妇从秧田里回来,她只给我们说,老高在那里。也不知道她说的老高是谁?但是顺着她指的路,就找到了。

在丽水时,司机韩师傅讲了一个有关“瑞安话”的故事,当然是段子。两军阵前,敌军屡破译我电码,无论怎么编排,都会破解,这无疑是很糟的事情,时间久了,有人便建议让来瑞安人在前线,也不用传递密码,只需他们互相说话就行,结果敌方,无论如何也不知道他们用什么电码传递消息。这则故事,可见我当时问路之艰难。

雨里高明故里

农妇也许不清楚我来找老高干什么?但她一定知道秦香莲。我想,在中国的乡村,恐怕找不出一个不知道秦香莲的农妇了。这就是我为老高而来的一个理由。《琵琶记》并不是写秦香莲,但是在后来的乱弹戏里,《铡美案》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改写而来。它是南戏之祖,而南戏又是后来戏曲最直接的源头,这个源头就在温州。永嘉杂剧,或许没有了痕迹,但是留下了纸上的风流,鶻伶声嗽,一切的渊薮,尽在这河网纵横的地理空间。这是我很诧异的,程砚秋先生当年来西北,开宗明义地说,中国戏曲的两大起源地,一是东南,一是西北。东南即是永嘉。陆游有一首诗专写当时流传于此的赵贞女琵琶上访故事,“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或许就是高明创作的背景。

雨里高明故里

当我急匆匆赶到时,门是上锁的。急得头上直冒汗,一位老汉踅到我身后,说,不急,那墙上有电话。待打通后,几分钟,另一位老人就拿了钥匙来,这个院子平素是关着的,因为没有多少人来这里。是他们守着这个院子。

雨里高明故里
集善院里挂着一张温州瓯剧团挖掘整理演出的老骨子戏《张协状元》剧照,说它老骨子,大概也最老了。高明被称为南曲之祖,那是后世文人的一种热肠,但也造成一个误会。在高明之前,民间自己演出的南戏已经相当熟稔,所谓书会才人,一些无名作者留下来他们的演出文本,现在叫“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而其中《张协状元》的规模,足以使人震惊。集善院就是高明读书的地方,如今的纪念堂。

雨里高明故里

这是田仲一成题的字,这个日本人把中国的戏曲搞得十分通透,令人钦佩不已。

雨里高明故里

在温州,跟大家一起逛五马街时,居然碰见了夏承焘先生故居,不过在妖娆的温州女人街围拢下,一代词宗的老屋有些杂乱无章,是个大杂院。

就这样了,因为我急得要赶时间回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