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电视亢奋的5年

(2007-04-06 10:43:57)

 香港电视TVB到2007年底就40周岁了,希望它能好好的整理一下自已的资料和企业历史,出些象样的纪念刊、研究书,或设立一个开放档案的机制,让感兴趣者研究有门。TVB对香港方方面面的影响至大,从任何角度都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案例。不过,谁能料到邵逸夫方逸华会做什么 -- 据说上帝的行动总是神秘的。

 不管如何,民间还是应该开始对TVB历史作点梳理。现在写电影史的人多,写电视史的人少。不过,我们不要忘了,至少在70年代,电视是香港所有创意产业的盟主。广告、流行音乐、电影、报刊、流行文化消费,或多或少是围着电视转。

 我这里只能谈香港电视史上亢奋的五年:1976至80年。那期间,连续剧被发现了。

 是台湾先拍连续剧的,香港观众在非黄金时段看进口的《包青天》、《保镖》,已形成一股小热潮,当时新成立的第三个无线台佳视,实力不如TVB,唯有出奇制胜,由老板何佐芝拍板,向台湾取经,聘制作人鲁稚子来港,泡制香港第一部长剧《隋唐风云》,在76年1月1日播出,可惜头炮没打响,观众好像不要看台味港剧,只看真的台剧。当时另一台剧《洪熙官与方世玉》收视却不错,佳视遂决定自制香港第一部武侠长剧《射鵰英雄传》,由米雪、白彪、梁小龙等主演,这趟哄动一时,佳视乘胜追击开拍罗乐林、李通明主演的《神鵰侠侣》。这些佳视艺人之前都不是红星,甚至只是新人,却可以凭改编金庸小说的长剧而家传户晓。

 这时TVB急了,立即以三万元天价向金庸买下《倚天屠龙记》电视版权,拦截佳视的金庸小说货源,并全力开拍已购得版权的《书剑恩仇录》,由郑少秋、汪明荃主演,播出后仍经历一番苦战才把佳视压下去。

 TVB的聪明是想通了一点,连续剧这玩意,不止可以拍武侠或古装剧,亦可以拍时装,英美那边有时装连续剧,或叫肥皂剧,放在白天或非黄金时段播出,但香港观众既然可以在黄金时间看武侠连续剧,说不定也愿意看时装连续剧。结果就是倾力泡制香港时装连续剧的首创经典 -- 76年10月启动、周一至五每晚七点到八点播出,长129集的《狂潮》。

 我知道一般香港家庭,父母本来不准小孩吃饭时候看电视,但自《狂潮》开始,很多家庭把晚饭时间提前或押后,甚至由父母带头一家边看剧边吃饭,所谓电视捞饭。

 由76年香港连续剧元年开始,连续几年,香港人十分痴迷电视。我在76年底创办号外杂志,发觉连号外牛哄哄的评论家们都有电视亢奋,写电视的稿子特多,我自己77年初也在号外上写:《电视比电影更有趣》,不过到了79年底,号外视评人澄雨已做了预言:「电视仍然重要但不再有趣」。

 我在谈及70年代中电视新浪潮的时候,指出当时节目类型异彩纷呈。这现象到80年后就没有了。

 始作俑者为怪杰麦当雄,他在丽的凭监制阳刚动作片集拼博上位,在78年7月偕智囊萧若元看准了TVB周一至周五晚上九点档是综艺节目《欢乐今宵》,遂在那时段推出连续剧《鳄鱼泪》及随后的《变色龙》和《大内群英》,大有斩获,79年7月又在八点檔播映武侠剧《天蚕变》,迫使TVB放弃那时段的所有单元剧,抢拍高成本武侠剧《楚留香》应战,从此香港观众每晚黄金三小时都是看连续剧了。80年丽的自称千帆并举,正面挑战TVB《翡翠剧场》七点连续剧强档,丽的新剧《大地恩情》一时抢掉三成观众,而当年TVB竟接受不了只占七成收视,破天荒自动腰斩正在播映的《轮流转》,改戏码演《上海滩》续集及《千王之王》。

 当然,如小日本偷袭珍珠港,待巨人回过气来一切就没戏了。

 这是香港无线电视业最后一次决战,在未来的日子里,丽的﹝82年改名亚视﹞偶然还会捅TVB几下,如99年外购台剧《环珠格格》,但都只造成皮外伤,动不了TVB霸业的筋骨 -- 佳视早于78年8月倒闭。TVB却因此彻悟到,喂香港观众多吃中篇、长篇连续剧就好了,平常日子免播单元剧、处境喜剧、资讯节目或综艺秀。这模式影响至巨,现在我们知道,后来东南亚、海外侨社以至大陆观众,也是每天晚上有连续剧做主菜主食就好了。

﹝原载《万象》、《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明报》世纪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浪潮电视
后一篇:寻常百姓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