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志愿者彭瑞、何鹏涛。因马丽要进行培训,连续几周,故换人!
此次沈老神志清醒,刚刚睡醒,所以精神和体力都很好。同沈老聊的很投入,她给我们讲了自己参观了世博,而且还参与了学习英语的行列,并给我们说了几句英语。沈老还给我们看了自己为护工写的诗,以及画的画。虽然沈老耳背,但我们的交流还是很顺畅。
在说到自己的病情时,老人表达了“安乐死”的愿望!我们表示,安乐死在中国中短期是不会立法的!而且在安乐死立法的国家,现在也因为某些原因在为安乐死打官司!我们请老人安心,告诉她,根据我们在医院的经验,医生会尽可能的让患者减少痛,或者没有痛!
一段时间后,沈老累了,她很开朗的告诉我们,没事了,你们回吧!和沈老告别,告诉她我们下周再来看她!
出来后,我们和沈老的女儿------王姐,又交流起来!她告诉我们:
沈老的国学根底很深厚,可以通背《古文观止》,也能背诵《道德经》和《四书五经》等,曾就任上海某大学副校长。
王姐认为妈妈其实可以在家接受治疗的,现在的社区医疗条件是允许的,沈老也很希望在家里休养!可是王姐受到了沈老姐妹及亲属的很大压力,他们认为沈老的病只能在医院,而且说是儿女们耽误了沈老的病!
王姐很孝顺的,而且通情达理。在去年沈老生病以后,她把澳洲的公司和一些东西都卖掉,只为自己留了一套公寓将来安身,回到上海,决定在两位老人最后的日子里尽孝!我本人对此深表敬佩!
目前照顾沈老的,主要是王姐,从早上到傍晚,弟媳妇在下班后,也会花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来替班,王姐此时要回家、买菜,再照顾老爹!用王姐的话,她现在最讨厌闹钟,每次都要被闹醒,爬起,继续一天的生活!
王姐很开朗,对我们的服务很接受认同。同时问起我们志愿者的情况,我们告知她大家都是自愿的,除了自己要付路费,而且有时还为患者买点小小礼物。她给我们一些建议,如,志愿者可以把自己服务的时间存起来,将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时,可以作为支出回报使用;老人们在退休以后,就可以间断的住一下养老院,熟悉环境和朋友,等真正需要住时,需要人帮助时,已经减少了生疏感和孤独感等等。
我们给王姐的建议是,如果沈老坚持回家,就回家!沈老感觉无聊时可以自己背一些国学文章,如《道德经》、《逍遥游》等,来化解老人心头的苦闷。条件允许,带老人出去晒晒太阳,推着走走,散散心。
说明:我们有时会讨论,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谁的问题,我一直以为,患者和家属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是一体的,患者影响家属,家属影响患者,没有谁先谁重要的说法!患者需要关怀陪伴,家属除了照顾患者身体疲惫以外,心理也很焦虑、烦躁!
也需要照顾和陪伴,以及心理疏导!
另外,我们志愿者不论是怀着哪种目的去做陪伴,我们都应记住,我们和患者及家属是平等的,我们不是救世主,患者和家属有权利选择接受和拒绝我们的陪伴!我们志愿者自己的心态调整很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