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何鹏涛临终关怀服务《沈老陪伴记录》(4—5)
(2011-05-09 09:45: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临终关怀/生命教育 |
(四)
今天沈老体弱休息,主要和王姐(沈老女儿)交谈。
王姐告诉我,老人的时间不多了!
作为患者家属,此次王姐给“手牵手”的服务,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1. 在傍晚患者休息以后,给家属做一些“陪护心理方面”的培训,比如,家属怎样对待陪护及患者、与患者交流的技巧、家属自我的心理疏导和休息等。
2. 对于志愿者的陪伴,她认为我们有些与医护人员重叠了,主要表现在志愿者的语言和行为上。另外,说些祝你健康、配合治疗的无关痛痒的话(医务人员都不确定患者能健康,能活多久!),直接导致患者感觉:我是病人、我是快要死的人,我是临终者,患者自己从心理对我们的志愿者抵触。
3. 在陪伴过程中,谈一些患者及家属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让他们有一些心烦也可以,谈一些新消息等,主要是把注意力转移,使得他们不总是关注疼痛及不舒服。
4. 志愿者也可以自我开放,谈一些自己的事情,原则是患者及家属也感兴趣的话题。学会换位思考事情,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和能力。患者随时都有去世的可能性,每次都要当作最后一次陪伴!
约定再次来看望她们,然后告别!
(五)
2011年3月25日因有家属从外地来看望沈老,没有陪伴,只是问候一下,离开!
3月29日下午再到医院。
沈老用了好药,黄疸退下去了。精力明显的衰弱了,清醒时心情大部分处在烦躁的状态中,单位统战部及亲属来看望,只说你好,然后挥手说你们走吧!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已经只能用嘴呼吸了。沈老的饮食和大小便还是正常的。
王姐现在很疲倦,感觉她也很需要休息。王姐自己表示,她现在最讨厌闹钟,最大的享受是睡到自然醒来。她表示沈老的后事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只是尽心尽力尽孝!
王姐表示事情忙完以后,她也考虑参加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做一些公益事情。
王姐给我讲了31床的故事,老人有四个儿子,患病后大家互相推诿,都不愿照顾。一次老人的尿片没有了,在社工阿姨的强烈要求下,儿媳妇才买了两片尿布,其余要等换班的其他人来了以后再说,如此可以看出小辈的道德品质。
王姐在医院呆了一个月,感触很深,和我谈了一些情行。如,患者去世的时候,家属几乎没有大哭大闹的情形发生,因为大家的心理已经疲倦了,身体也疲倦了,有心理准备了,没有太多的力气大哭了!
还和王姐交流了一些看法,讨论了一些社会的现象,有比较多的共同观点!
送给她一本台湾圣严法师的有关“生与死的尊严”的小册子,她表示会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