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讨价还价
在失去亲人前,你祈求上天,只要不让亲人死去,你愿意做任何事。失去亲人后,讨价还价的形式变成暂时求和:如果我用余生来助人,是不是醒来就会发现一切只是一场噩梦?
你迷失在“悔不当初”和“假设当时.......”的迷雾里。你要人生回到从前,你要亲人回到身边,你要时光倒转,让你早一些发现肿瘤、更早发现疾病,阻止意外发生、多花一点时间陪伴他.......加入当初如何、如何该有多好!
愧疚感总是伴随讨价还价而生的。许多“假设”让你不断自责,懊悔没有做你认为该做的事。你甚至会和痛苦讨价还价,只要能不感受这种丧失之痛,你愿意做任何事情。你沉溺在过去,想借着讨价还价找到出路,不再受伤。
人们常以为悲伤的阶段会持续数周或好几个月,其实人们会因应不同的感受而陆续进出于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感受可能只维持数分钟或数小时。也就是说,各阶段并非呈直线发展,你可能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然后又回到前一个阶段。
讨价还价是很重要的阶段,让你觉得似乎还有一丝希望可能推翻事实,也能稍微缓解强烈的悲痛。它能帮助你从一种失落的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或发挥中间站的作用,让心灵有时间慢慢调适。也许你为了逃避痛苦,宁可让内心留一个空洞,讨价还价有助于填补这个空洞,让你相信有一天可以在混乱中重建秩序。
讨价还价的内容可能随时间改变,也许刚开始你祈求让亲人活着,后来有祈求让你代替亲人死去。
当你接受了亲人将不久于人世的事实后,可能会祈求他死去时没有痛苦。亲人离世之后,祈求的内容往往又从过去转移到未来。你可能祈求将来在天上再见到亲人,祈求其他就爱人不要再承受病痛之苦或者发生不幸。
在这个阶段,你会在心里不断改写已经发生的事件,想象“如果当初如何、如何”。可悲的是,你终究会得到同样的结论——亲人确实永远离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