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幸福玛丽娅微博
幸福玛丽娅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384
  • 关注人气:26,3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终关怀随感(三)

(2010-03-05 22:22:24)
标签:

安乐死

癌症晚期

临终关怀

健康

分类: 临终关怀/生命教育

    我写随感,记录在每一次活动中的思考和困惑,也记下在每一次活动中的感动和收获。

    我想我会越来越认同,当我们在给予的时候,我们也在得到。

   

   

     肿瘤医院,姑息科,听一起的志愿者说,这是全国唯一的姑息科,只有十个床位,用不积极治疗的保守方法帮助只有几个月生命的病人走完他(她)们最后的人生路。这里所有不同病症的癌症晚期病人被安排在一起。医生们做的就是用各种药物缓解疼痛,让疾病走完它自然的过程,走到生命的尽头。

  

    今天上海是中雨,下了一整天,我一直在挂念着上周陪伴了一个小时的那位老人。

    不知道他好吗?一周的疼痛将他的脾气和意志力打磨到什么程度?

    上午问了手牵手关怀中心的工作人员小紫,回答说他的脾气很不好,惹毛了所有的医生护士,他们都不爱睬他了。

   是啊,长期的慢性的艰难疼痛下,人的脾气不可能好,或抑郁或暴躁,有对药物无用的绝望,也有对医生帮助不了的恼火。

    他是在通过自己的坏脾气缓解宣泄一下疼痛的无奈?是企图找到对生命的控制感?是试探别人对自己爱和包容的底线?

    到达,被告知该病人已经转院,不知道转哪里去了。也许,是家人最后的放弃了。

    被安排同一床位新来的病人,同样的60出头,同样的癌症晚期。性别:女。来自江苏。

    走进病房,病人独自在睡觉,身边没有家属,我默默地离开。祈祷她能睡得安宁一些。

    过半小时,再去,已经醒了,床边的女儿在倒开水。

    打招呼,问候,简单说几句,建立最初的关系。

    开始还好,可是,当我按程序要求自报家门说是“志愿者”,送上“守护天使关怀组织”的三折页时,病人和她的女儿都突然转成明显的排斥情绪,“我们不要,出去”。

   “好的”我对她们笑笑,离开。

     就这样,完成了自己的临终关怀义工工作中第一次被撵出来的过程。

     我知道,她们把“志愿者”和“三折页宣传单”等同于那些让人生厌的发放治癌保健品宣传单的推销员了。因为,那个态度转变,那个干脆利落的拒绝,和大部分人对待上门推销员的果断拒绝态度是一模一样的。

    有善良的同行想要劝慰我可能有的失望和失落,微笑告知,我没有失望,也没有因此太受打击,因为我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反应,也是真实的临终关怀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完整。

   

    然后,我就虚心做“学生”,向那些资深的志愿者讨教一些关于“安乐死”的医疗常识:

   1、安乐死,在我国,是不被允许的,是没有的。

   2、没有的原因有4点:1)违背医生的天职,医生是救人的,不是杀人的。

                       2)国家法律不允许。

                       3)有病人家属事后因后悔而反过来追究医院责任的风险。

   3、即便是国外,也仅有很少的国家法律通过可以安乐死,比如荷兰。

   4、即便是国外的安乐死,也非用于已经本身就没久生命的癌症晚期,而是用于还有漫长岁月不可医治的痛苦的疾病。 

  

    最后,团队负责人“黄老大”针对我为不能更多帮助病人减轻痛苦而有无奈无力感,打算学习更多的专业治疗方法来帮助这些病人,这样告诉我——

  

    放掉你想要帮他们减轻痛苦的企图,这些痛,也是他们生命的完整体验,你不要去剥夺他们感受自己生命体验的权利,这也是一种对他生命尊严的尊重。

   

    我想,这应该是我这一次参加活动的最大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