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渔人都有一件腥味的衣裳”——读安琪诗集《极地之境》印象/高丽敏
(2017-07-04 15:44:40)
标签:
高丽敏安琪极地之境读后感门头沟 |
分类: 人论安琪 |
“每个渔人都有一件腥味的衣裳”
——读安琪诗集《极地之境》印象
文/高丽敏
写文字一直没有养成在文尾用时间落款的习惯,这和手写临屏没有关系。近日读诗集《极地之境》感觉在众多诗人作家中,安琪是把时间落款与诗歌与生命粘连到极致的人。
《极地之境》2013年5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安琪著。辑选诗人2003年至2012年10年345首诗。每一首诗,都是滚动的车轮,从南向北义无反顾。读者就好像也坐上了列车,随着安琪的诗歌一路向前。
为了诗歌理想,2003年安琪放弃稳定工作,从漳州来到北京。这部诗集正是她那个时期漂泊不定人生际遇的诗录。某种意义上讲《极地之境》是她诗歌创作水准的高峰期。这部诗集只能是那个时期能够创作出来,它就是一段时间生命的状态、生命感受很强烈的体现。因是诗录人生,所以阅读她的诗句是可以从中读出一个生活中的“安琪”。她创作于2003年的《像杜拉斯一样生活》,明显感觉到生活的快节奏,那种仿佛喘息都要计算时长的快,“性”都不可能任性而为,而要“也再快些”。那时候的安琪可以做到一本书从创意到成书只用一个月时间就上架,或者说是必须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上架。她做到了。这首诗在为阅读者提供新鲜陌生凌冽的诗歌表述的时候,窒息压迫牢笼一样围拢,心瞬间紧了痛了。
北上那一刻起,她把自己安放在北上列车的座椅,每一个日子都是雕刻年轮的小刀。不停歇地刻。白天夜晚,四季更迭,这把小刀不停歇。刻肉,刻骨,就是不刻皮肤(脸上还会拂韵少女般的羞涩。这是一面她给我的印象)。安琪在人前皮肤如常,情致安闲。只有她自己了然为什么在听到周杰伦的歌曲时候的心境。我看到此,是断不敢言“感同身受”。只有经历者才最有发声权。
安琪诗歌总会给人出人意料,选材或角度都非熟路行走。好比是一百个人写《九寨沟》她绝不是其中之一,她一定是第一百零一个。标新一定是她的方向。这和她的人格有关。她是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写作者,做不得小媳妇。所以能够以《纸空气》《轮回碑》《任性》等一百多首诗歌为自己诗歌注册商标一样,拥有自己的诗歌肖像模板,在当下诗歌甚或文学创作中做到是不易的。
以时间为坐标的诗集,我跳阅读到2011年的《每个渔人都有一件腥味的衣裳》。海浪拍打码头留下一件腥味的衣裳|渔人穿走了它,有多少海浪就有多少|渔人的新装(带着生死与共的腥味)|你第一次来到海边,身上还有|花露水味。你是城里人|你不是渔人|你穿走了海浪却穿不走它的腥味的衣裳。这首诗没有了2003年的快节奏,像是面对表面波澜不惊的大海,安琪要揭示的不是浪漫而是资源,这资源是人生的课堂经过岁月的打磨沉淀的哲思。如果没有在惊涛骇浪中跌宕的经历,即便是闻到了海水海风的腥味,也绝不会有渔人驾驭渔船的体悟,渔人的腥味是生命的颜色和味道,未经者只是肤浅的嗅觉,禁不住沐浴露洗涤。诗中用“花露水”而不是香水,我以为是指喻没有经过时间岁月磨砺的人和人生。这样指喻安琪认为还不够,接着再用“城里人”进一步指喻那种安逸不经风雨的人和人生(我的人生似的)。一种人的花露水味道和与渔人、海浪的腥味形成鲜明对比。只用了7句,两种人,两种人生赫然纸上。渔人这样的人注定要与海浪搏击,他们是人生的弄潮者,所以他们才会拥有“有多少海浪就有多少渔人的新装”生死与共的执着和决绝无不如此。这首诗内敛大气余味伸张。这也该是诗人创作和人生同样的收获。毋庸置疑,安琪就是这样的渔人。
杨庆祥博士评安琪“她要将诗歌的写作史纳入其个人的生命史”。安琪自己也承认,她经常在诗、文中实名写入她某个阶段交往的人、事。有一天她不在了,人们将通过她的文本勾勒一个叫“安琪”的人曾经留存人世的痕迹。所以落款时间更加为这种将来的勾勒提供了可能和依据。说《极地之境》就是她漂泊史不为过。
每个人都拥有的一日,对于每个人印记程度是不一样的。我的意思是如果把标记时间当成一日重要程度衡量的一个标准,我好像需要标记的日子不多。
可能我的人生就是平庸,就是寻常普通。生活基本是平稳缓慢的,重要的不是没有,但也是雷同的重要。比如:中考,中师毕业,出嫁,育女,调动工作等。跟文学相关的就是发表第一篇处女诗作,出版第一部诗集,加入各个级别作协等。说生活中的波澜真的不多,有的也是类似“为赋新词强作愁”。二十多岁时候有过躁动,躁动不是原始野性。是一个人置身社会后惶恐好奇渴望诸多情绪聚集,这种情绪就是特别想得到环境的认可,特别想在事业上有所成。一旦生活出现风浪,不良情绪也会跟着衍生。比如急于求成、妒忌,怨天尤人等。感知环境,被环境感知,双方和谐则事业顺风顺水。这种感知不单是眼睛的注意,更是内心世界的拥有,审读。发挥所有细胞的能力能量,通过工作载体浇灌生命开出花朵。这听起来很美,美如何一步一步成长只能问自己。就像安琪进入的极地之境:“摸到过太阳,也被它的光芒刺痛”,诗人花语也有说“没有人知道我风沙满袖”。
以上只是阅读安琪诗歌浅薄地思考了点滴人生,全没有张扬鞭笞的意思。安琪的诗,安琪的人生谁都做不来,也无法模仿。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生命馈赠的独一无二的礼物,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
学着在末尾加上时间,记录我阅读学习的脚步。就暂且记到这里,接着读《极地之境》吧。
2017.7.4
高丽敏,北京作协会员,北京门头沟作协副主席。已出版诗集《心灵丹青》《时间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