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人安琪
诗人安琪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74,761
  • 关注人气:49,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李之平关于口语的小对话

(2016-08-06 16:52:41)
标签:

李之平

安琪

伊沙

口语诗

超现实主义

分类: 安琪随笔

与李之平关于口语的小对话

2016-8-6

 

李之平:有一个小评论,你写写。

安琪:我正在写北戴河。这阵子,外出,回来写一组,再外出,回来再写一组……

李之平:又进入写作高峰期啦,厉害。

安琪:停了半年笔写不出,也该振作了。

李之平:嗯。伊沙们又给你激情啊。

安琪:尝试口语,老语言写不动了。

李之平:口语诗写得好的更少。

安琪:嗯哪,你说陌生化,无非胡乱搭配词语,比如,下午像手机叫,什么什么的。口语可是实打实。

李之平:嗯。搞玄乎的,乱搭谁都可以错乱思维扭曲词语来的。陌生化是个被误解的手法。口语诗的陌生化用得好是很结实牛逼。意外之意。

安琪:口语的陌生化当来自于思维而非语言搭配,我还在摸索中。口语写作并不容易,尤其对有20多年超现实写作经验的我而言,相当于一切推倒重来。写作中最大的问题是,心中没底,每写出一首口语诗,总生怕它不是诗。

李之平:口语诗好像是开放的,但它需要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的完成。粗中有细,既需要细腻的观察发现,又有整体思想文化累积基础上的爆发,好的诗必定是最后能实现会心有力的一跃。

安琪:你这话好像适合任何写作啊。

李之平:语言上,口语诗向外,学院诗向内。

安琪:开始写口语诗后看其他诗就觉得落入俗套感,语言落入俗套,内容落入俗套,太阳下无新事,什么都被写过了。口语诗因为完全从自身观察入手,采取如实呈现的语言表述方式,作者个我意识强烈,反而能走出一条新路。目前我的口语诗还不到位,写得还是空了,大了。细节不够。口语诗很讲究细节,从小处入手,厉害的口语诗人会把小写大。

李之平:首先是把语言打开。放松自己,深呼吸,大出气,不扭捏。太语言的真的不想看了。时代所致吧,没人有那耐心。必须有个宽容的入口让读者进入,口语诗是具备包容姿态的。所以还是先训练语言,再进行深度、细致的(诗)眼洞观察和重点掘进。

安琪:表面看口语诗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实际上写的过程还有一个角度问题,就是如何切入你要写的对象。有的口语诗可以平铺直叙,有的就不行。另外,最后你的点要落到哪里,你找到的点是否出彩。不出彩,这首口语诗就失败了。口语诗很难与别人重复,它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讲话口气都不同的缘故。

李之平:对呀。白描好搞。最后的亮点会心处才是关键。

安琪:吴子林评论侯马《他手记》一书题目就是《即景会心:侯马的绝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