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家立其人其诗的猜想/安琪(《海峡瞭望》2016年第5期)
(2016-06-22 16:58:43)
标签:
海峡瞭望苏家立台湾诗人安琪鲁亢 |
分类: 安琪文论 |
关于苏家立其人其诗的猜想
——推荐《叙述型诡计》
文/安琪
龙青这回向我推荐的又是一个全新的诗人,当然,对大陆诗人可能是“全新”,对台湾诗人可能就是“老面孔”了。苏家立,百度中他唯一与大陆诗界的联系来自于《大诗歌》,2011年卷的目录中有他的入选印迹。此外,要寻到有关他的信息就难了。苏家立此番提供的简介没有注明出生年月,而从相片及他的诗歌风格判断,我初步定位此君生于1980年代,他的自述写得调皮有趣,性情和喜好必现,请允许我转引如下:
“一介渺小细沙,若在沙滩上或许也无容身之处,喜好文学,每日必涂涂抹抹,在繁琐且无趣的生活中,留下几笔还不算枯燥的笔划,曾拿过几个小文学奖,出版过一本诗集《向一根半透明的电线杆祈雪》,却为自己诗集名称过长而感到苦恼。
没什么长处,脾气尚可,敬爱的作家是卡尔维诺和马奎斯,体重有些超重,目前单身中,夜半起床小解时,偶尔会被自己不修边幅的脸吓到,等到第一百次之后,就渐渐习惯了。想过费兹杰罗的生活却不想有像他那样的太太。
喜欢脱光衣服站在体重计上量体重,通常这时候,只有墙壁上的壁虎还醒着。身为一个诗人(如果是的话),担心的不是没办法写出诗,而是无法过着简单的日常生活。如果能在下班后的夜晚,轻饮一小杯淡茗,大腿摊着一些搞不清楚写些什么的书,这样或许就已足够。
写诗或许是意外,也可能不是,当我察觉之时,自己已不知所云地动起笔来,就像你不会问你父母为什么会有你,而我选择了不去过问,就像诗慢慢占据我的生活,譬如唱一首情歌时、站着打盹时、赶着上班差点撞到一位老婆婆时,它都可能在我耳边细语,只是那些话,有时并不好听。”
我比较兴趣自述中提供的几个信息:1,我喜欢他的诗集题名“向一根半透明的电线杆祈雪”,在细读了他提供的20首诗作后,我略略理出他的写作路子:诗歌语言的超现实,诗歌旨意的荒诞和无厘头。诗集名字即体现了这两个特点。电线杆有半透明吗?少见。向电线杆祈雪能见效吗?无效。当然,这两个提问及回答,都属于现实生活的层面,而诗歌要求于生活的恰恰是它的非理性和非实用。在诗歌中,没必要一切都要有具体的目的,只要你觉得有趣,你随心所欲想向一根半透明的电线杆祈雪,又有何不可?2,卡尔维诺,他有句名言“我对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马奎斯是谁呢?百度一下,原来是马尔克斯,大名鼎鼎的《百年孤独》作者。这两位也是大陆先锋作家最爱,两岸的文学营养谱系看来大致相同。3,“费兹杰罗的生活却不想有像他那样的太太”,费兹杰罗在大陆译为菲茨杰拉德,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太太爱讲究排场又患有精神疾病,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并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菲茨杰拉德最著名的作品是《了不起的盖茨比》。4,超重,单身,轻饮淡茗,动起笔来……勾勒了一个青年的日常生活和写作状态,一个混沌于生活而明确于文学的青年如此鲜活地经由作者自己的自述而为我们所知。批评家黄里以“耽于出轨的天才诗人”来定位苏家立,那是他在解读苏家立诗作《切割》而给出的结论。此诗从生活中一件平常小事入手,“拿出一枝麦克笔/在全开图画纸上慢慢画/线看起来有一点歪斜//不小心画过头跑出纸张/赶紧用脚擦掉/地板留下一片污渍”,这种划线导致线歪斜甚至跑出纸张的经历相信每个人一生中都遇到过,由此出发,诗人不断引申,抓住“脏是污渍唯一的颜色”的“脏”字大作文章,写出了个体存在与“这个虚伪、表面看似宽容的世界”相对立的实质,这是批评家黄里的分析。但我实在地说,对后两节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承认苏家立的写作思维是很诡异的,他的语言不复杂,单句都明白,复杂的是他的写作的目的不明。如同前面所说的,诗歌没必要一切都要有具体的目的。读这种诗,结果就是,见仁见智。
好在苏家立并不都是考验读者式的写作,也有一些作品是允许读者进入的,譬如这首《叙述型诡计》,第一句就很精彩,“那一天她离开家/隔天成了一封信回来”,每个人看了都会微微一笑并暗暗赞叹,此中之意无需多说。我觉得好诗可以不用通过给读者设置障碍来表现作者的高明,它应该是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写出一个大家都知道却写不出的事件或道理,譬如本首诗,作者对离开家的“她”的愤怒,在最后一节中让人一读即心领神会。
女诗人冯瑀珊以《一捧雪色的火焰》为题为苏家立的诗集作序,序中她说,“一捧雪色的火焰。我这样形容家立的诗,更形容他的人。像雪那样清白,像火那样热情。雪与火,冷与热。是的,家立也有他矛盾的一面。这样的矛盾,常常使得他的诗产生一种特别的美感。既强调生命本身,却也厌弃生命本身。全部,只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活着,他的诗,反映了这部分的人格特质。”
强调生命,又厌弃生命,文学中人的一种典型症候,诗人因为性格的天然极端,更容易陷入这种矛盾之中。这是无解的人生命题,每个人只能自己去面对,去自我调整。之于诗,矛盾越多,诗越丰富。之于人,矛盾越多,生命越痛苦。
《叙述型诡计》
苏家立
那一天她离开家
隔天成了一封信回来
我拆开她
里头空无一物
窗外下着大雨
邮差的脸没有五官
我紧紧握住他的手
眼睛离不开那顶干净的帽子
我把信放在玄关的地毯下
有许多客人脱了鞋子后
还会踩个几下
【苏家立简介】
苏家立,台湾新竹人。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毕业,现就读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夜间进修部中国语文学系硕士班。任教于新竹县竹仁国小特教班。曾获联合文学巡回文艺营新诗首奖、第一届行动读诗会诗奖、喜菡文学网第二届新诗奖佳作、台湾诗学第一届创作奖──散文诗奖优选及创世纪六十周年诗奖优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海峡瞭望》专栏】
2012年第12期:因为太太的缘故——读洛夫诗作《因为风的缘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3pa.html
2013年第1期:抓住生活中诗意的瞬间——读紫鹃诗作《动物生活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3y0.html
2013年第2期:她诗中极具先锋意识的书写风格——读颜艾琳诗作《听海子的妈妈朗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46l.html
2013年第3期:每个诗人一生中都要给春天写一首诗——读管管诗作《春天的鼻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4vu.html
2013年第4期:他的想像力总是跑在阅读者和常规思维前面——读白灵诗作《目睭金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5fw.html
2013年第5期:中正诗风的写作——读林焕彰诗作《中国,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0x.html
2013年第6期:在自己智慧能够指挥到的地方行驶——简读方群诗作《过儋州东坡书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fo.html
2013年第7期:诗的张默和人的张默——读张默诗作《无调之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ry.html
2013年第8期:“一整座海洋的静寂”——读罗任玲《风之片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77p.html
2013年第9期:夏天就这样被公报私仇处决了——读杨小滨诗作《四季歌·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7mg.html
2013年第10期:为了心仪的梦想——读孟樊诗作《九寨归来不看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9j.html
2013年第11期:诗人可以为历史作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q5.html
2013年第12期:变造古典,添入现代意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q8.html
2014年第1——2合刊:女性命运悲剧的一面——读洪淑苓诗作《女声尖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9o0.html
2014年第3期:一首动人的乡愁诗——读痖弦诗作《红玉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8m.html
2014年第5期:新风格实验的女诗人——读阿芒诗作《打打打打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zm.html
2014年第5期:他不会顺着常人的思路去构思写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zn.html
2014年第6期:有着浓郁古典中国味的现代——读方明诗作《黄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uxqz.html
2014年第7期:他是我们时代的文化勋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uzv9.html
2014年第8期:“他们在那里而我不在”——读叶觅觅诗作《他度日她的如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2k2.html
2014年第9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3y5.html
2014年第10期:并非只写乡愁诗——推荐余光中诗作《鹤嘴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5t0.html
2014年第11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8u2.html
2014年第12期:三毛:东方邪典——兼推荐三毛诗作《七点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anj.html
2015年第1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bv3.html
2015,2-3合刊:诗是普世的人世的感动——兼读郑愁予诗作《错误》
早逝的天才有着何其旺盛的创造力——兼推荐林燿德诗作《终端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gvz.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jlr.html
2015年第5期:歌的孤寂可以经由演唱宣泄出去——齐秦的诗齐秦的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gs4.html
2015年第6期:能艳能豪,能诗能书——陈维德旧体诗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if4.html
2015年第7期:她诗中的决绝特质——龙青《正在醒来的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lvo.html
2015年第8期:隐匿之于我,还是一个谜——隐匿诗10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oda.html
2015年第9期:诗之于一个女性的静静的光芒——罗思容《揽花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r9m.html
2015年第10期:人以什么成为诗人——向明诗作《尽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seg.html
2015年第11期:诗本身就是抽象画——陈育虹诗作《让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unn.html
2015年第12期:再度引发辛波斯卡热潮的陈黎和他的诗——陈黎《战争交响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xvw.html
2016年第1-2合刊:他异端的思维,造就了他异端的写作——推荐许赫短诗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0dp.html
2016年第3期:涵纳万物于诗中的能力——推荐黑侠诗作《水手之歌——致海上的女妖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zpp.html
2016年第3期:创造语言新世界的快感——推荐李进文诗作《油菜花写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gbx.html
2016年第4期:诗是一种意象思维——简政珍的诗与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9ib.html
2016年第5期:关于苏家立其人其诗的猜想——推荐《叙述型诡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c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