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安琪诗歌代表作鉴赏——09中本5班 徐锦环

(2013-02-25 16:53:47)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论安琪
谢谢徐锦环同学对三首诗的细读,特别高兴你对杜拉斯和莫扎特继续跟踪阅读。

安琪诗歌代表作鉴赏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爱人

明天爱人经过的时候,

        天空将出现什么样的云彩和忸怩
                                
明天,那适合的一个词将由我的嘴说出

        明天我说出那个词
        明天的爱人将变得阴暗
        但这正好是我指望的
        明天我把爱人藏在我的阴暗里
        不让多余的人看到
        明天我的爱人穿上我的身体
        我们一起说出

        但你听到的
        只是你拉长的耳朵

评论:《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这首词写于1996年。词是语言的物质基础,诗歌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语言,没有了词又怎么会有诗歌呢?诗人安琪曾说过:“诗歌就是造句”,没有了词,怎么来造句?康城评论诗人安琪的创作:“一直是对现实完全以诗人之眼感受,不受现实、理性和知识的束缚。相当独特:直觉,体现为语词的大胆奇妙的组合诗人。”总之诗人一直追求诗歌的最高理想,探索诗歌的魅力,才会发出“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这样的疑问。一切都是未知的,三个“怎么样”体现了这一点。也许诗人的探索失败了,得不到别人的认可,那么爱人(其实也可以说是诗歌)将变得阴暗。但是没有关系,诗人只是单纯喜欢诗歌,单纯喜欢探索诗歌,其他人是难以享受到那一种难以说出口的奇妙的感觉。诗人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不知道诗歌将会走向哪个方向,谁也不知道,但诗人选择与诗歌为伴,愿意去探索诗歌的创作,日复一日地去探索。

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样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地去探索、创新。浮士德一生孜孜不倦,对各种知识都有所涉猎,他是那么地渊博,但他还感到人生苦闷,所以他与魔鬼梅非斯托打赌,借此来探索新的人生,体现出他的生生不息。西西弗日复一日地推石头上山,尽管一切都是空,但他向我们展示一种精神,一种碰到困难也要迎面而上的精神。浮士德尚且如此,西西弗尚且如此,难道我们不需要吗?诗人安琪已经行动很久了,探索之路已经走得很远了,遇到困难也坚持下去了,那么我们开始行动了吗?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
可以满脸再皱纹些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没关系我的杜拉斯
我的亲爱的
亲爱的杜拉斯!
  
我要像你一样生活
像你一样满脸再皱纹些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
 
脑再快些手再快些爱再快些性也再快些
 
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我的杜拉斯亲爱的杜拉斯
 
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

————我累了亲爱的杜拉斯我不能
 
像你一样生活。

评论:《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写于2003年,要想解读这首诗,必须要对杜拉斯有所了解。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一个坦荡走入通俗读者群体的严肃作家,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杜拉斯一生的每一段时间,都在欲望、爱情、激情和写作这几样内容上迂回、旋转着上升。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代表作《广岛之恋》、《情人》。纵观杜拉斯的一生,她活得那么精彩、那么随心所欲。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先给我们展示杜拉斯的形象——满脸皱纹、牙齿掉落、步履蹒跚,“再”字更甚。但是诗人觉得没关系,仍然要向杜拉斯一样生活,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变得那么不堪呢?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是语速急促,给人一种紧张之感,“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便能很好反映这一点,其实写出了这时代的紧张、急促、焦虑。

或许因为现实残酷的打击、或许因为杜拉斯太具有个性了,也或许杜拉斯是独一无二的,正如诗人所说“杜拉斯是无法复制的”,以至于诗人发出“亲爱的杜拉斯我不能像你一样生活”的呼喊。其实诗人并不见得多么喜欢杜拉斯那种生活方式,更多的可能是向往她那一份随心所欲、那一份无拘无束、那一份自由自在、那一份坦然乐观;向往杜拉斯的文笔与独特风格,向往杜拉斯与文学为伴的人生,向往杜拉斯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邃体验。在这样焦虑、紧张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心态容易变得衰老,我们是否能如杜拉斯对于容颜衰老所作的论述一样来面对呢?她说:“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了变化……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象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我们是否能如杜拉斯一样乐观坦然呢?或者在饱经风霜之后,是否依然能如杜拉斯一样在七十岁高龄时,写下著名的小说《情人》?是否依然还有年轻时的那一种冲劲。在这样焦虑、紧张的社会环境下或许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哈姆雷特的所思:“生存还是毁灭?”其实大多人是选择生存,只是该如何生存,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青春不再时,还能保持一颗向上的心?

                    《走遍莫扎特》

我相信莫扎特作为音乐材料的现实性
那么暗淡的阴雨线条在此刻
黑衣人的传说如同举着盾牌
如同把九重大门一一推开

 

欧洲已经分出两旁丽日
欧洲的丽日
晴天中有砖铺就的古典主义

它们直接闪射下来
穿过集体主义的风 风的长发 长发的泪水
绝望却向上的力量!

 

那就是莫扎特的快速旋律
偶尔柔缓,容得下一世界的哀伤
偶尔放置下高音的梯子,沿着咏叹的路径
我和诗一起起伏不定

 

变冷的手抱成一团
下午抱着上午,脸抱着滑过的深呼吸
奥地利从欧洲走出像天才按住胸口
3
年以后,我36

 

应该有一双安静的睫毛得到祝福
远远地,为生活奔波的人很快就要走近
数不清的物质困窘如果音乐不行
就用诗来解救!

 

评论:《走遍莫扎特》这首诗写于2002年。刚开始读这首诗,一点都读不懂,只觉得这词语的组合有点怪异,如“集体主义的风 风的长发 长发的泪水”, “下午抱着上午”“天才按住胸口”等等,还有跳跃性很大——“下午抱着上午,脸抱着滑过的深呼吸”怎么就写到了“奥地利从欧洲走出像天才按住胸口”,后来查看了一下莫扎特的背景以及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才有一点点的体会。

    莫扎特是一个旷世奇才,但短命早熟,《安魂曲》未完成就去世了,仅36岁。他一生贫困潦倒,现实社会无情地冷落了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多么地不堪!但他毅然走出奥地利,所以就不难理解“我相信莫扎特作为音乐材料的现实性/那么暗淡的阴雨线条在此刻”这两句,莫扎特用音乐来诠释他的辛酸与窘境。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着黑衣的陌生人前来拜,他请莫扎特为他写一首《安魂曲》。但莫扎特知道这首《安魂曲》是他自己而写,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他带着一种狂热的拼死劲儿开始写最后一部作品”, “把九重大门一一推开”意味着莫扎特把自己的激情全部释放出来。

    当时欧洲流行两种主义:一是古典主义、二是巴洛克主义,“两旁丽日”应该指的是这两种主义,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是古典主义,用独特的天才的音乐性独占鳌头,用音乐来反抗现实社会的压迫以及展现自己的“绝望却向上的力量”。莫扎特的音乐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一世界的哀伤”得以体现。诗人是同情莫扎特的遭遇的,所以才想到“用诗来解救”为生活奔波的人。

                                                   09中本5班  徐锦环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