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十年 中国独立诗人诗选》
出 版
该选本是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诗歌的独特总结性选本,把独立的诗歌写作者代表彰显出来。其所倡导和总结的独立诗歌写作,必将把当代诗歌推向更加自主自由的境界。正如当代著名诗评家、《海子评传》《昌耀评传》著作者燎原在序中所言:“所谓独立诗人的写作,既是对为跻身主流或时尚而见风使舵的拒绝,更是对于为寻求权力与资本的赎买而曲意逢迎的拒绝。它站在前两者的对立方向,以精神艺术上的尊严与纯粹而特立独行。”
该书由著名诗评家燎原和诗人白垩主编,由黄礼孩,白垩任图书策划,安琪,马累,姚辉,王夫刚,韩宗宝任副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凡寄稿作者即为同意授权出版,入选作者不付稿费,每人寄书2册,请入选作者将详细地址发邮箱shixuan369@126.com或bookd@163.net。
由于种种原因征稿未选的同仁,在此一并深表歉意。
欲购此书者请:联系020-87256752
黄礼孩
此书价格48元,免邮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
艺术的差异与独立之诗人
燎 原
《二十一世纪十年中国独立诗人诗选》这部书名,大致上包含了两个概念,其一是“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诗歌”,其二是“独立诗人的诗歌”。
与以往相比,中国诗歌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呈现出了什么新的特征?通读这部诗选后,我的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每位诗人都确立了区别于他人的独立写作系统,以诗人个体为单元的写作的差异性,正在持续拉大。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当代诗歌一个历史性的成果。它意味着长期控制中国诗歌的大一统的潜命题写作,继而是潮流性、类型性的群体写作,正在为一个个富于创造力的独立写作个体所取代。假如说,大一统的潜命题写作所导致的,是一个时代的无数首诗歌,大致上形同于一首诗歌;基于同一原理的潮流性、类型性的群体写作,也同样导致了诗歌形态的单调,那么,这一写作格局所标志的,则是诗人们独立创造的上升空间被打开后,当下诗歌正在摆脱类型复制期,进入了追求差异的品牌自主期。对于差异的追求,代表着一个时代诗人们的能力、自信和抱负。此其一。
第二,关于“独立诗人的诗歌”。之所以强调独立诗人,无疑基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诗界内部的圈子化现象。进一步地说,症结并不在圈子化本身,而在于圈子化向着江湖化的蜕变。它的最为恶劣之处,在于诗人们(包括其中的评论家)对于正常诗歌标准的蔑视和公正感的丧失,导致了圈子内无所顾忌的恶俗吹捧,和圈子之间的党同伐异。由于圈子大都具有强势特征,拥有强势话语资源,因此,它不但混乱了杰出与平庸的界限,导致了诗界没有公正的评判标准可循,更对拒绝圈子化的大量优秀诗人,形成了信息上的遮蔽。而对于圈子化的拒绝,正是独立诗人的重要标识之一。也因此,对于他们作品的集中呈现,起码是对本时代写作真相的还原。
当然,独立诗人的概念并不仅至于此,在它的核心,应是一位诗人之于世界本质的“大道”渴念和奔赴渴念。换句话说,诗歌写作之于他是道的追寻而不是器的利用,是一种朝向真理(思想的、技艺的)的无限接近,而不是身价增值的投资工具。因此,所谓独立诗人的写作,既是对于为跻身主流或时尚而见风使舵的拒绝,更是对于为寻求权力与资本的赎买而曲意奉迎的拒绝。它站在前两者的对立方向,以精神艺术上的尊严与纯粹而特立独行。
不必讳言,对于这部诗集中的许多作品,这样的描述尚还是一种理想。但毫无疑问,它们已确凿地显示出了这一趋向。
2009.11.29 威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世纪十年 中国独立诗人诗选》目录
序:艺术的差异与独立之诗人/燎 原
阿 华
安 琪
阿 毛
白 垩
北 野
车前子
大 解
杜 涯
东荡子
朵 渔
扶 桑
歌 兰
古 马
侯 马
寒 烟
贺 中
黄礼孩
黄 梵
韩宗宝
汗 漫
胡茗茗
靳晓静
江 非
江一郎
雷平阳
雷武铃
林 雪
李 南
李小洛
李元胜
刘洁岷
冷盈袖
老 刀
马 累
梦亦非
南 子
娜 夜
普 珉
庞 培
庞余亮
祁 国
人 邻
沈 苇
宋长玥
孙 磊
苏 浅
汤养宗
王夫刚
唯 色
谢湘南
徐 颖
姚 辉
雨 田
阳 飏
杨 键
杨 子
叶丽隽
宇 向
赵 卡
朱 朱
钟 硕
张执浩
周公度
郑小琼

《二十一世纪十年中国独立诗人诗选》,燎原、白垩/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8月。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0-09/30/c_12623375.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