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琪回答《新京报》关于《中间代诗全集》的10个问题

(2007-07-19 13:50:21)
分类: 中间代辑
 
安琪回答《新京报》关于《中间代诗全集》的10个问题
 
时间:2004年6月8日夜
提问:《新京报》记者、编辑、作家术术
回答:安琪
 
1、 为什么用“中间代”来命名这代诗人?
答:为什么不是中间代?这是历史的命名,是一代诗人对自身写作的命名。“中间”就是指在“诗歌运动”之外、坚守中间立场的诗歌写作精神,中间代诗人就是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运动与观念写作的一代诗人。可以说,中间代完全区别于朦胧诗、第三代等诗歌代际概念,其他群体所呈现的诗歌写作是一元多样的,只有中间代实现了诗歌写作的多元性。《中间代诗全集》的出版展示了中国当代诗歌已经进入了多元化写作时代。
 
2、将“中间代”定义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没有参加“第三代”诗歌运动的诗人。有人认为这个定义过于宽泛,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只是随便贴个标签,企图进入诗歌的历史,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答:中间代不是企图进入诗歌历史,而是在回顾诗歌历史时发现了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他们本来就是诗歌历史的一部分,但是在弱智的诗歌理论家和诗歌批评家那里,他们只会关注集团的存在而忽略了个人的存在,或者说,他们没有能力关注独立的诗歌文本而只关注诗歌口号。还诗歌历史一个本来的面目是我作为这部全集主编之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责任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让历史告诉未来,有这样一批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过如此默默无闻的作为先驱者的贡献。给默默无闻者一点公平我觉得我有义务!
 
3、 “中间代”写作“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运动’”,而这种集体
亮相和这个理念似乎是背道而驰的。
答:当独立的个人写作成为一种“运动”的时候,诗歌才真正进入了本真写作,中间代就是中国当下诗歌独立的个人写作的先驱。当所有的人都在运动的时候,中间代诗人独自坐在家里,完成他的个人写作。虽然在运动的年代,中间代绝大多数诗人不被提及,但是他们的写作为诗歌进入本真化写作做了划时代的努力,中国诗歌的状态因为中间代的努力,真正进入了一个个人化、多元性写作的时代。
 
4、 “中间代”的写作在文本上、在文化上到底有什么群体意义?什么是“中间代”的美学特征、精神特征、诗学特征?
答:中间代如果有什么美学特征、精神特征、诗学特征的话,那就是由于每一个人的独立性与个体性所体现出来的诗歌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它不具备群体意义,它只具有个体意义,如果说它具有群体意义的话,就是它作为独立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
 
5、 入选《中间代诗全集》的82位诗人,是以什么为标准进行选择的?是否有诗歌艺术品质之外其他因素的干扰?
答:《中间代诗全集》是我作为独立的个体诗歌写作者独立的个人标准。也许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中间代诗歌选本出现,这也是我希望的。
 
6、 据我了解在中国诗歌界存在着“誓不两立”的分歧,你们是如何把不同观点、不同流派
的诗人汇集在一起的?
答:中国诗歌界存在着“誓不两立”的分歧吗?我以为没有,是诗歌精神使诗人们纯真得像个孩子。
 
7、 1990年代开始,随着文化热潮的消退诗歌更是推到一个边缘化的位置上,诗歌、诗人都很难产生广泛的影响力,普遍的观点是这个时期佳作也不并多,你认为有必要大量整理这一时期的作品吗?
答:回到边缘化是诗歌的正常状态,当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诗歌群众运动结束之后,中间代诗人的意义更加凸显。杜甫在他的时代也是边缘化的。现在可以回答后面的半个问题了,这个时代的佳作有待于有眼光的人从《中间代诗全集》中发现,大量整理这部全集的意义正在于此。我很自豪自己做到了:还历史以历史,还个人以个人,还诗歌以诗歌。
 
8、 据说,出版这本诗集在资金上遇到很多困难,得到多方力量的支持才得以完成,你期待
这本诗集有什么样的反响?
答:在此我必须提到我的两个合作主编远村和黄礼孩,中间代诗人远村在《中间代诗全集》原定投资人遇到困难但宣传已经做开的情况下临危受命,毫无条件地投入十万资金,使全集的出版成为可能。70后诗人黄礼孩则是2001年《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的投资者,正是该书首次推出中间代这个概念并且迅速得到认同。我比较幸运地在关键时刻遇到这样优秀的讲意气有判断力的诗人朋友放手让我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使命,这是诗歌对一代人的照耀,是一代人自己证明自己的结果!
 
9、 你认为什么人会购买这套198元的诗集?
答:这样规模宏大的代际选本在诗歌史上一般是十年一遇,它的价值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诗歌爱好者、作者和研究者如果不拥有这样一部全集,将是一种遗憾。本书印数极其有限,我相信它的经典性它所具有的诗歌史意义,我同时也相信它的市场价值,最近我收到的大量汇款单已证明了这一点。
 
10、有人说这是先锋诗歌界的一次集体卡拉OK,在没有读者的时代,它只是诗人的自娱自乐,你怎么看待这种诘难?
答:这些人很早就在开个唱了,只是散发的入场券不多,很多人没有听到。这些诗人们一直独自歌唱。现在我要给他们录音,给他们做一个CD,让所有的人一起来卡拉OK——请预备吧,大家都拿起麦!这位记者,你有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