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哨归寝未退弹 早上验枪走了火(《曾经的乡土》之84)

(2012-12-16 10:00:18)
标签:

草根史记

军旅生活

意外事故

部队规定

难忘往事

分类: 军旅生活

下哨归寝未退弹 早上验枪走了火

部队营房大门口,都有哨兵24小时站岗,定时轮换。即使从来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和无关人员私闯乱进,哨兵也不能一刻脱岗。有哨兵站在那里,表示这是军事单位,轮流站哨并严格岗哨纪律和形象,也是对战士的一种作风培养。

我们侦察连营房远离市区,四周没有围墙,除了一两个农民每隔三五日来掏拉一次大粪,平时根本没有闲人靠近。但在营房前面的出入口,同样设有哨位和哨兵。在那个社会环境极为平安的时代,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因此,我们那时的哨位上只有一个战士,昼夜如此,夜晚才增加一个流动哨。

一个气温较低的夜晚,白天训练得很累的我睡得正香时,突然被人叫醒:该上哨了。我起身离开被窝,穿上衣裤和棉大衣,背起心爱的冲锋枪,前往固定哨位。另一个哨兵在营区内流动巡逻。

这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营区也没有灯光,战友在沉睡,大地在沉睡,四周一片漆黑,空旷的连队四周不时响起嗖嗖的风声。哨位前面的公路上,夜间会偶尔传来行路人的脚步声和汽车的灯光,而此刻已是后半夜了,公路也归于平静。

一般来说,平时站哨是不往枪里压子弹的,但不知为什么,今夜自己竟然十分胆怯起来,将压进了子弹的备用弹匣换到了枪上。自己胆怯,是缘于半夜里的环境,还是出于当时的形势和传闻,现在已记不清了,肯定事出有因。

虽然弹匣里有子弹,但并没有将子弹上膛,因为万一出现什么异常情况,瞬间就可以拉动枪机上子弹。就这样,我警惕地站在哨位,直到接替交班。按说,我下哨时应该退下装有子弹的弹匣,重新换上空弹匣,并且拉拉枪机并击发,验一下枪。但是,我忘记了这个重要的做法,径直回到宿舍,将枪归入枪架,静悄悄地睡下了。

按照部队《条例》规定,每天早上起床后,各班值日的人员在整理内务之前,首先要对全班的枪支进行验枪。规范的验枪程序应该是,将枪支提起,枪口朝上,半自动步枪要打开弹仓,冲锋枪要卸下弹匣,然后反复拉动枪机,确认枪膛里没有子弹,击发后将枪归位。但我们班这天早上值日的同志简化了验枪程序,对我的枪支只拉了一下枪机就击发(扣动扳机)。结果,拉一下枪机,正好将弹匣里的子弹上膛,再一击发,正好将子弹打出。只听“哒哒”两声,一个点射,两颗子弹从宿舍的苇席顶棚射出。

正在外面出操的我一听到枪声,立即想起了自己的枪支,断定自己的枪支走了火。我跑回宿舍一看,果然如此。枪支走火,这不仅是我的事故,也是班排和连队的事故啊!我吓得脑袋发胀,心想自己捅了这么大的漏子,没法交待了。好在班长向我问了问原因,并没有暴跳如雷地训斥我,而是和气地安慰我,叫我认真对待这件事,以后吸取教训,多加小心,不要背思想包袱。说完,班长马上去向排长和连首长作了汇报。

我害怕极了,这天的早饭也没有吃。当天,我主动在班务会上作了检讨,向连队写了检讨书。这天值日的那位同志也作了检讨,主动承担责任。我想,自己发生这样的事故,不一定会受到什么处分呢,受处分也是应该的。

但是,连队在集合点名时,连长除了轻描淡写地通报了一下这次枪支走火事故,要求大家引以为戒,今后小心,没有对我个人提出多么严厉地批评。尽管如此,我仍然一直忑忐不安地过了很久。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自认为非常严重的走火事故,对我没有产生任何影响。这年年底,我不仅被评上了“五好战士”,还被批准入党。

班、排、连对这次事故的处理,以及后来的结果,不仅让我感到意外,也令我非常感动。在部队几年里,自己每次出错,包括这次事故,都以为很严重,但每次都能得到战友的安慰和首长的原谅,也总有人以各种理由替自己进行解释,因而几乎从未受到过什么难堪的训斥。是自己人缘好、运气好,还是真的表现好?我没有去求证过答案。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其中不可否认的因素应该是,你平时待人诚诚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办事认认真真,即使偶然出点什么差错,别人也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是可以原谅的,不会以此否认你的成绩和优点,更不会对你落井下石。特别是在曾经的那个年代,在那种良好的人际环境里,首长们衡量一个战士,既看一时一事,更看重一贯的表现。战士评先、入党、提拔干部,只有严格的平时考验和组织考察,从没有请客送礼之说。面对当今的腐败之风,这一点很是令人信服,让人怀念。

我平时做事是一个比较细心的人,也有人说我是一个追求细致和完美的人,但走火的枪声令我惊心动魄,告诫着自己:一个人即便如此,有时也难免出现差错,所以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都要谨慎一些为好。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郑州,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