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老太太为什么迷上众贪官?(图)

(2010-11-01 08:02:31)
标签:

农妇

贪官

日记

故事

新闻

可敬的人

杂谈

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农村老太太,近来做了一件让人吃惊的事:迷上了各地贪官。当然,这个“迷”字应当打引号,实在地迷!她每天晚上先睡一觉,然后准时起来收看一档电视法制节目,并记录每个案例所涉及的贪官及其罪行。62岁的她,至今已写满了3个日记本。她深感中国贪官遍地都是,太多太多,简直记不过来。

“这是啥做法?是官商沟(勾)结吗?”她一边念叨,一边歪歪扭扭地写着,老树皮似的右手紧紧攥住笔杆。 这个头发花白的农家老太太,正在进行一项中央纪委官员才应该做的大事。原来,她是山东省的一个农村老太太,名叫张秀芳。20多年来,她以摆蔬菜摊为生。 不过,如今即使白天卖菜再辛苦,每晚的同一时间,她都会准时收看一档关于反腐倡廉的法制节目,这个节目专门讲述全国各地贪官犯下的重大案件。

她这个习惯始于今年3月。一天晚上,她去亲戚家串门,碰巧看到一个电视节目:有个大官铐着手铐,蹲在监狱里。“好得很呀,好得很!” 她一下子看入了迷,对这项事关国家危亡的的大事格外关心起来。于是,她萌发了一个想法:“我要把社会的不公平写下来,看看是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到晚上9点,她先睡上两个小时,一到11点10分,就自然惊醒,起来记录贪官。

为了省钱,张秀芳很少使用那盏25瓦的日光灯,而是就着电视机的光线,趴在屏幕前一边看节目,一边记录“贪官笔记”。大半年下来,她已经写了整整三大本贪官。中国贪官太多,层出不穷,能上电视的极其有限,但就是这些,也很难记完。日记本装在一个红布袋子里,为了避免弄脏,她还在三本日记外面裹了一层塑料膜。

日记本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子用剩的,每一本都用白纸整整齐齐地装订起来。每一页上,张秀芳都用蓝色的水笔,横七竖八地写着几百个字。每个贪官的名字、罪行、受到的惩处,她都一一记录下来。她甚至为此专门配了两副老花镜,写贪官的时候戴上度数深的,看电视的时候换上度数浅的。 她常常翻着自己的笔记,跟周围的人讲述这些贪官的故事。这些故事,老百姓最恨,也最爱听。

 

农村老太太为什么迷上众贪官?(图)
农妇张秀芳,一位可敬的老太太

“一个山西的村主任,居然盖了8层楼,还买了一部80万元的汽车!”张秀芳用当地的土话向人们喊道,说旧社会的恶霸地主也比不上如今的贪官。而最令她气愤的是,一个浙江的副厅级官员,居然“三年里贪了几千万”。更多的时候,她还会一个人托着腮帮子想:“为什么每个贪官都有情妇,并且不止一个?”“为什么对贪官总是处理不公,贪得那么多,却处理得那么轻?”

“您的日记里,一共写了多少贪官的故事呀?”有人好奇地问。 张秀芳回答不上来,因为记录的贪官太多,自己从来没有数过。于是,她灵机一动,想了一个法子。根据贪污的数额,她给这些贪官取了不同的代号,有的叫“四百万”,有的叫“六千万”,有的叫“三个亿”,有的叫“六亿五”。给别人讲贪官故事的时候,她皱紧眉头,用手比划着:“一万块钱就是一摞,一亿元可以装满两大拖拉机!”偶然性起,她还会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在日记末尾加上自己的感想,例如:“三麻袋钱还没分完就进了监狱,好!”“前腐后继,不止(知)羞耻”。

“你们知道什么叫官吗?为老百姓办事,让老百姓吃饱饭的才是官。贪官不是官,是狗,是蛀虫!”张秀芳一本正经地“教育”来访的记者。  她在电视里看到,一些干部把农田保护区快成熟的小麦拔掉,栽上“退耕还林”的小树,就忍不住骂道:“这帮败家的玩意儿!” 前不久,村里的干部要把农民的宅基地卖给开发商,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我拼了老命也不干!”  写“贪官笔记”时间长了,她摸索出一条规律:“官员权力太大的时候,很容易变坏。”她写道:“这些贪官还和商人、黑社会相互沟(勾)结,如果有人不同意,他们就会找黑社会来报复对方”。

记录“贪官笔记”,已是张秀芳老太太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曾经的老戏迷甚至忘了几十年来的最大爱好,把看戏剧节目变成了看贪官节目。  每逢家人抱怨,她就大声反驳:“大河没水小河干,我干的是正事儿!大家都不关心这事, 国家就完蛋了!” 事实上,张秀芳起初试图将“贪官笔记”藏起来,但一天晚上,大儿媳妇半夜起来解手,看到张秀芳在黑咕隆冬的堂屋里趴着,一边看电视,一边写字,冻得脸色发青。

“贪官笔记”不能白记,张秀芳有自己的“宣传策略”。每到周末,她都会做上一桌子菜,举行全家晚餐会。在这种例行的家庭聚会上,她拿出日记本,一页页地翻,讲给家人听,并狠狠地教育孙子:“不能只关心自己家的问题!” 当中学教师和媒体记者的儿子们,有时参加有官员在场的饭局。每一次,张秀芳都会端端正正地坐在堂屋里,“审讯”从饭局归来的儿子:“跟你坐一块吃饭的人是好官吗?”这种审讯,常常让两个儿子哭笑不得。

对于这个世界,张秀芳有太多的问题想不通:为什么很多村庄都把农民的土地卖了,还没人管?农民以后怎么活下去?为什么农村的房子拆了又盖,盖了又拆?只为了一点拆迁补偿费?为什么很多当官的贪了那么多钱,还能不断地往上升?为啥上面还说他们是好干部?

(材料来源于9月20日中国青年报,本文做了较大删改)

向这位老太太致敬! 社会需要多出一些这样的老太太!她的做法虽然挽救不了无奈的现实,但她教育着自己的子孙,影响着周围的人!大家都如此,社会就将多一些和谐!

 

   200年才娶一个媳妇,与一年娶200个媳妇         并非闲话,一张床上睡几对夫妻最合适?

  一种无情现实:小姐还未睡,民工已上班          皇上性无能,太监为啥干着急、该咋办?

  事情原如此:且看一只母野鸭的中式新闻          女兵方阵走来,领导人为何如此笑容灿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