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某女孩主办的博客能称为余秋雨博客么?

(2009-03-16 15:37:11)
标签:

余秋雨

女孩子

名人博客

无网生活

杂谈

    刚才看铁路电视台的节目,偶见文化学者余秋雨同妻子马兰做客《鲁豫有约》。余先生在节目中坦言,他基本不看报纸、电视,不会使用电脑,当然也从不上网,没见过网是什么样子,另外也不使用手机。鲁豫问:别人如何找你?余先生答:我有秘书。

    初闻此言,甚感诧异。若是果真如此,一位十分活跃的社会名人、文化学者,竟然摒弃高新科技和实时信息带来的便利,多少有点替他遗憾。同时,一个最大的疑问是,余先生既然不会使用电脑、不写博文,从不上网,那么他的“余秋雨博客”是怎么弄的?

    不会电脑,不写博文,从不上网,个人博客就有点名不符实。撰写博客文章、上网办博客和浏览他人博客,是一个非常耗时之事,这对于繁忙的社会名人来说,确实困难。博客文章可以让别人代写,但起码意味着他不会亲自去阅读网友“粉丝”们对那些文章的评论,他更不会去浏览网友们的博客。

    至于“余秋雨博客”(这里必须加引号)是怎么办的,该博客最近的一篇文章《无网生活又一年》说得十分明白,他的博客“是一位女孩子在工作之余顺便管一下,但我与她几乎没有联系过”。(一个没有联系过的女孩子办的博客,能忽悠成“余秋雨博客”吗?真让人犯迷糊)。

    既然如此,去看“余秋雨博客”,就好比两个人分别站在高墙两侧,你在这边热情地跟他说话、打招呼,他在那边根本听不见、不理你;而你以为他在认真倾听,于是继续地对他说着热心的话语。可你一旦知道他压根儿就没有听你说话,甚至没有站在墙外,你是什么感觉?你还会继续对墙说话吗?这又好比人们去看美女,本来是冲着美女去的,那边却弄个男扮女妆的老爷们,说这就是美女,你看吧!如果你一旦知道那是个老爷们,还有兴致去看吗?没有真实的东西,没有真实的交流和互动,尤其“余秋雨博客”竟然不是余秋雨亲自办的,他甚至没有去看过,这对于喜欢余先生的“粉丝”网友来说,二者之间是不对等的,是不公平的。

    当然,用不用电脑、写不写博客,上不上网,是余先生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别人无权过问;看不看他的博客,也是网友的自由选择。我们看博客的基本标准,是看其内容的可读性,而不是看谁名气何如。只要觉得其内容适合自己,管它出自谁手,管它被谁捉刀,就是可看的。其实,很多名人、明星终日忙碌无比,哪有心思和精力坐在电脑前写博客、看博客,其博客也都是由他人捉笔代刀的。

    自己不上网、不会办博客,余秋雨先生说出来甚好。应该说,余先生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如果说完全不看电视和报纸、完全不上网有点儿过份的话,但适当减少一些过眼云烟的东西,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沉下心来,少些浮燥,多读一点书(虽然2007年3月26日余秋雨博客曾说“阅读浪费生命”),尤其多读一些经典著作,肯定会得到更多更好、终身受益的收获。余先生说他不看电视、报纸,不写博,不上网,不用手机,也许正是他作为一个文化学者的独到之处。

    从周围的朋友来看,有的文化人士(诸如徐宜发、王雄先生等),虽然名气没有余秋雨那样的重量级名人大,但由于都有十分繁重的工作,身兼很多社会性事务,繁忙的程度并不比大名人轻,可他们的个人博客都完全由自己操办。他们还与其他网友保持着广泛的互动,王雄先生甚至将网友对其博客文章的点评意见附录到自己的著作中,以视尊重。朋友们说得好:用心办好博客,是享受过程的快乐,如果自己写不出东西,或者没有力量办博客,那就不办了。(2009.3.13)

 

值得参考的“余秋雨博客”文章:

无网生活又一年(文章前半部分)

(2009年2月10日)

   我到现在还过着不用手机、不上网、不看报刊的日子。这中间,最彻底的是不上网,我的手压根儿没有碰过电脑,也没见过网是什么样子。 

  我有一个博客,这是九久读书人俱乐部的一位女孩子在工作之余顺便管一下子的。我与她几乎没有联系过,偶尔我的助理金克林会把我的谈话转发给她,但这样的机会极少,只有在5·12地震之后,我谈过几次话。无论是这个女孩还是金克林都不会把网上有关我的说法转告我。 

  我不上网,是对自身生命的一种把持方式。因为生命是由“时间”和“注意力”组成的,而最有可能夺去我的“时间”和“注意力”的,就是信息的洪水。信息看似重要,其实未必,百分之九十九是消耗性的。它会造成一种假象,似乎你占有了它,其实,恰恰是它占有了你。我严格控制自己的信息来源,每天只花极少的时间看一下电视新闻,以国际新闻为主,然后再静心来想一下。 

  这种生活方式造成一个有趣的结果,那就是互联网上一切有关我的谈论,我自己完全不知道。事实证明,这对我大有好处,使我有时间完整地做完一件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而不分散精力。但对一些关注我的朋友,可能有点对不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