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大河报》和3月24日的新华网报道,在浙江余姚市的一次招工面试中,面试官李某公然对应聘的女大学生小张施暴。无人保护小张,小张只好以跳楼方式寻求群众的救助。类似的招工悲剧,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生,公开的报道也不胜枚举。无论是女还是男,当前在劳务市场找工作,似乎就是在蛇坑里摸鳝。
老家的小陈,因贫穷而赴广东打工。前年他被厂子辞退,只好另找工作。他找啊找,后来在劳务介绍所看到一条招工广告:给女模特擦澡换内衣,高薪待遇,月薪1200元。小陈想,每月1200块钱算不上高薪,但这份工作实在诱人。
劳务介绍所要了他800元钱的中介费后,他赶到招聘单位应聘。人家面试之后,答应留他试用,并且拿出一份“用工合同”让他签字,另外还要他按合同交纳4000元押金。无钱的小陈挺兴奋,找同乡借了4000元钱,办完手续,第二天就正式上班。一个经理模样的人,用难听的方言告诉他,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你必须认真做好。说着,就把他领到一间大库房。
库房里,果然集中了很多女模特,不仅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女模特,而且还有白皮肤、蓝眼睛的欧洲女模特,另外还有黑皮肤、灰眼睛、高个儿的非洲女模特。经理指着这些模特吩咐他:你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她们身上穿过的衣服脱下来,再将她们擦洗干净,然后按编号把我们送来的新衣服换上穿好。
天哪!小陈血往上涌,几近昏厥。原来,摆满库房的这些女模特,都是商场和展览会上常见的模特模型。每天傍晚,汽车拉回大批这种塑料模特,小陈在别人的监督和指导下,脱掉模特身上的各色内衣,再用清水擦洗干净,然后换上其他款式的内衣,并小心地装上汽车,直到半夜时分才能腰酸腿疼地干完。
(图片与本文提到的人无关)
小陈感到受了欺骗,找到老板,要求辞去工作。老板拿出那份“用工合同”,笑道:你可以走,但你试用期未满,你违反了合同,我不能给你工钱,不能退你押金,你还要赔偿我3000元违约金。气极了的小陈大声争辩,老板就指使手下狠狠打了他两耳光,将他轰了出去。
所有的委屈小陈都忍了,他只想要回那4000元押金。他去当地劳动部门投诉,可劳动部门说老板有合同在先,你索要押金无理。他去法院起诉,法院却一口回绝,不予受理。他去信访部门反映,信访人员也说他无理取闹,影响社会稳定(这是一顶给上访人员内定的政治帽子)。
类似小陈遭遇的用工陷阱、劳动陷阱,现在比比皆是,新闻媒体也常有挂一漏万的披露。一些招工黑中介、用工黑单位,就敢在政府部门的眼皮底下胡作非为。许多诱骗性的招工广告,就公然发布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在某省的省会火车站,曾有人开着汽车拦截外地民工,以“高薪给女模特擦澡换内衣”般的谎言,将求职的民工骗到砖窑场,然后限制其人身自由,由打手逼其进行非人般的苦役劳动。而魔掌的背后,往往是“保护伞”提供的“优质保护”。
当前,我国有2000万(一说4000万)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有560万求职的大学生,有400万待业的中专毕业生,有600多万无业社会青年。等待他们的,既有中央的重视、社会的关注、民众的关心,也有各式各样的招聘陷阱、用工陷阱、职介陷阱、培训陷阱等等。这些坑人的陷阱,在一定程度上比毒蛇还狠,比没有工作还可怕。尤其是那些从学校走出来的孩子们,四处奔波,四处碰壁,还要面对各种陷阱,多么可怜、多不容易啊!哪个父母不为他们揪心呢?
这些年来,围绕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而演绎的种种悲情,曾无数次地濡湿良知者的眼睛。在种种陷阱面前,这些弱势之人防不胜防。好心的领导和专家们总在提醒民工、大学生们,求职时要防止上当受骗。可是,本应由政府部门管理和净化的劳务市场陷阱重重,并非火眼金睛、并无反抗能力的民工和学生们有什么办法免受其害?所以,政府部门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镇压性地打击那些陷阱的“挖坑”者,比空喊一万句口号都重要。在任何一个地方,一时没有工作岗位,找不到工作,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但在你那里老是现出招工陷阱、用工陷阱之类,则是无法理解、不可原谅的。
在无处不在的陷阱面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理应反思自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为什么会长期存在那么多黑中介、黑招工?对此,自己是否应当有所作为?
当然,面对无奈的现实,我们求职者亦当明白,“高薪给女模特擦澡换内衣”之类的招工纯属“鬼招手”。这样的活儿,那些无良老板还想留给自己干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