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与“啥都敢吃”
赖国清
非典型肺炎的扩散和蔓延,已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人对抗击这场灾难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和热情。在科学家尚未找到“非典”病毒的来源、尚未弄清其病毒基因是如何战胜或躲过人身的免疫系统并作出正式结论之前,老百姓也都在思考着这场疫情的来历和发展。记者最近外出采访,就先后多次听到一种近似愤懑的说法:“非典,非典,都是吃野味吃出来的!”针对当代民谣中的“广东人啥都敢吃”,有的人说得更为具体:“广东人不是啥都敢吃吗,国内患非典的就数广东最早最多。”
这纯属一种民间说法,尚未经受科学检验。说“非典”是吃野味吃出来的,把“非典”与“啥都敢吃”说成因果关系,只能算是一种推测,现在尚无科学证据。广东在我国内地最早出现“非典”病例,完全是输入性的,不是广东人自己吃出的毒疫。也许这种说法蕴含着一种情绪成份,表达着对滥吃野生动物现象的鞭挞和警告。鉴于后者,则可以将上述说法看作一种良好的陈谏。
但是,如果将“啥都敢吃”视作一种致病因素、包括有可能导致“非典”的因素,就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臆测。据媒体报道,国际上已有专家表示:非典型肺炎病毒来自动物而并非人类本身。在此之前的艾滋病研究,也基本认为它的病毒最初来自动物。不论动物病毒向人类传播的形式怎样,对野生动物“啥都敢吃”的行为肯定是有害无益的。例如一些人爱吃的蛇类、青蛙、穿山甲等,泥里爬、土里钻,终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体内外藏着无数的寄生虫。你老把它们吃进肚子里,不知吃进了多少“土病毒”。再如飞鸟,它这个季节在中国繁殖,上个季节可能在另一个国家里觅食,满世界里飞,什么病毒都可能携带。你常把它们当野味吃,不知吃下了多少“洋病毒”。遗憾的是,你在面对野味而“啥都敢吃”的时候,就是没有想到或者不相信啥病毒都会上身?
我们大概不会忘记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次发现疯牛病后,英国由牛肉感染的新型克雅氏症人数多达50万左右。带病毒的牛肉尚且如此厉害,带病毒的野生动物岂能不“报应”贪婪它们的饕餮者!嗜好野生动物的“啥都敢吃”,是一种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破坏自然生态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啥都敢吃”式的破坏当然也不例外。它即使不会招致人身“非典”,迟早也会招来伤身害命的其他什么“典”来。
多年以来,“啥都敢吃”的恶习几乎给野生动物(包括濒危野生动物)带来灭顶之灾,我们铁路少数站车单位则因只要给钱“啥都敢运”而给前者提供了供应渠道。为此,在全国人民开展抗击“非典”斗争以来,笔者就一直关注着有关部门是否想到此事。终于,中国烹饪协会日前在一个预防“非典”的通知中强调,宾馆、饭店、餐馆应减少野味的供应。这声音虽然显得柔弱,但毕竟是从预防“非典”的角度关注到那种可怕的吃。
但愿上面的说法和实情是一种警告,但愿人们从警告中有所警醒。我们每个铁路职工都有义务为抗击“非典”做些事情,那么我们不再食用、不再违规运输野生动物也算是应该做而且容易做的一件事情吧!
(1300字)2003,4,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