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民”从门口做起

(2006-03-12 20:55:05)

  年初去山西省长治地区铁路单位采访,有职工建议记者到当地的市委、市政府去看看。原来,长治市市委、市政府大院经过改造和养护,院内环境幽雅,绿化美化都很好。于是,市委、市政府决定,撤消大门口的哨兵,来人不必盘查登记,将院内的红花绿草、鸽群景致、健身器材等全部开放,周围的老百姓无须经谁“审查”批准,都可以每天进院散步、赏景、观鸽、健身,并可与院内认识或不认识的官员接触聊天。如有群众到某部门办公室问话办事,办公室里的干部都应起身让座,以礼相待。如此一来,不仅没有丝毫影响市委、市政府的机关形象,没有影响机关的办公秩序,反而使领导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完美、更亲近了,更容易听到老百姓的声音了。

  职工朋友请记者去看市委、市政府大院,记者在果然长了见识的同时,自然悟出了职工朋友的一番用意:希望记者能从这里得到感悟,替他们说说体现在大门口的亲民意识。

 地方部门的大门口咱不好说,铁路部门的大门口还真可以略说一二。十年之前,要进铁路一些部门的机关(如铁路局、铁路分局机关)采访,大都可以随便出入,顶多和门卫上的师傅打个招呼。基层单位的干部职工进机关也很容易,最多是跟门卫师傅说一声要去的部门或要找的人。但是近些年来不行了,铁路机关搞得越来越封闭。一些机关保安威严,岗哨林立,大门一道岗,二门一道岗;进入办公楼内找人(尤其要找负责同志),还得再通过一道“值日岗”。在大门口传达室,你要排队出示证件或证明通过“一审”;值班者打进电话征询联系人“愿见不愿见”,电话里要进行“二审”;你获准后要整衣正冠给人“良民”之相,然后向门口保安出示批条通过“三审”;进入机关后不能直接去见你要找的人,而要先行到值班处通过“四审”。有的机关还向内部干部核发了“出入证”,无证难入机关门。在这种情况下,机关工作人员自感高人一等,“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亦不鲜见。

 机关是什么?机关就是为基层服务的地方,为老百姓办事之处。机关干部是什么?机关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是老百姓养活着的办事员。为什么要将机关搞得像封建时代的皇宫禁地一般?说到底,封建意识太强,公仆意识太淡,服务意识太差。大门口上的现象,直接体现着机关作风。所以,长治市委、市政府向老百姓开放大门口的做法真的值得其他领导机关(例如铁路领导机关)借鉴,他们主动拉近机关干部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感情距离的意识更值得其他领导机关学习。

本记者的办公室也在机关,但本人认为,在机关工作的人也都是百姓一个,实在没啥了不起。

    200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