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蓝图——备课
(2009-03-03 15:17:40)
标签:
杂谈教育 |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蓝图——备课
当教师的谁不会备课,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议论的话题。熟悉的话题重提,是因为越是熟悉,我们可能越来越容易感到陌生,甚至越来越容易陷入困惑。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见过不计其数的备课教案。好的备课教案,让我赏心悦目,它凝聚着耕耘者的心血,是老师为孩子们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的蓝图。但也有不少备课教案让人郁闷,我们看不见老师耕耘的足迹,我怀疑那根本不是课堂教学实施的设计方案,不过是受任务驱使的“草就章”而已。
我们常说,不备课不能上课,正如没有设计蓝图就不能施工一样。备课教案这样的“蓝图”,应该尽可能设计得完美,我们切不可把它当做“纸上谈兵”的活来做,备课教案应该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方案。
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而走进教室,小而言之,是轻慢了自己的工作,大而言之,是亵渎了育人大计。即使经验丰富的教师,在知识瞬息万变的今天,也不敢对备课有丝毫马虎。要知道,善于运筹帷幄,方可能决胜千里。
曾经有一所重点高中的校长请我去听一位老教师的语文课,说是这位老师上课从来不带备课本,因为是老教师,而且颇有点名气,他不便明说,想让我去挑挑“刺”。果然,这位老师上课只带去一本教科书,而且一堂课很少翻看,他一登上讲台,整个课堂就在他的控制之中,只见他娓娓道来,语言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整堂课让听者如沐春风。我课后发现,他的课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还夹带着几张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清楚的小卡片。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的老师你尽可以“免检”。这位老教师靠的是他深厚的业务功底和丰富的教学阅历。他的教案写在密密麻麻的批注中,写在卡片上,更写在他的心里。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师,备课教案并不要求有统一模式,其书写风格、样式、详略可以各异。但我以为,无论怎样书写,一份完整可行的教案必须清楚地表述以下内容:
1、描述该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课标精神和要求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显示出教者对教材和课标关系的熟练把握。
2、提出该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教学中的详略,安排教学的进度。显示出教者的务实精神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3、提出课堂实施的预设方案,包括所选用的课型,新课导入、各个教与学环节的先后安排。显示出教者对教材科学而清醒的驾驭。
4、对课堂上重要的提问,讨论的课题,板书,演示例题、演示实验,图片表格,以及多媒体画面的精彩细节,做好充分的说明。显示出教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5、完美的教案,最好附有教学后记。好的后记,显示出教者的反思水平,有利于下一份教案设计的改进。
备课教案不是《教学参考资料》的缩写,不是教学内容的条款提示,更不是网上别人教案的复制,它是教师深入解读教材,研究学情,为学生精心创作制定的课堂教学实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