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只考一篇作文,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2009-04-20 09:07:58)
标签:

作文

应试

教育

分类: 语文教育随笔

    常有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给我看,许多习作确实堪称佳作。但也有一些习作,若单从构思、表达上看,也不乏妙思佳句,若写在考试卷中,恐怕就很难受到阅卷者的亲睐。如果平时练笔是“自由写作”,那么,考试作文则是“应命写作”,虽不合理,却无法回避。

 

中考只考一篇作文,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今年中考只考一篇作文,对广大考生来说,不是减轻了负担,而是增加了难度。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的考生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大型的考试,如中考、高考,考生都面临一个临场发挥的问题。尤其是作文,稍有不慎,就容易“跑题”,即便没有“跑题”,其立意和行文风格,不一定为所有阅卷老师所接受,很容易在不同的阅卷老师笔下得到不同的分数。多年来不少专家都在探讨解决办法,但少有突破。

 

当初考一大一小两篇作文,就是为了尽量减少判分的误差。按三人独立阅卷计算,每名考生的两篇作文需经过六位老师之手,相对而言,被误判的可能性要小了许多。而且,两篇作文,一般会涉及两种表达方式,考生总能有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发挥得较好,而且两道题不至于同时“跑题”。(考虑到两篇作文的字数略有增加,当时将考试时间改为150分钟。中考语文一般为120分钟)。我们知道了作文考查的这个背景,就会对考场作文给予格外的重视。不要以为考一篇比考两篇容易。

 

今年的语文中考,只考一篇作文,有的考生便觉得轻松了,殊不知你的风险或许就在这一题之中,这一题很可能就是你中考语文成绩高下的关键。据我的经验,命题人对作文命题的要求非常明确:题目不能人为地制造审题障碍,但不可能没有审题要求,否则就难有公平的衡量尺度,难制定准确的评分标准。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写作内容可以自定,行文思路可以不同,入题角度可以多变,表现风格可以各异,但按命题人的要求,紧扣题旨是不可改变的。无论你有多么华丽和俏皮的语言,多么精美和独特的构思,一旦“跑题”,都将化为泡影。切不可让你的洋洋洒洒的文章因下笔时的“毫厘之差”弄得“离题万里”了。

 

例如最近调研考试的作文题:“      ,从       开始”。这是个半命题作文题,看似简单,其实引文中几组关键词语“接纳……不论其深浅清浊”;“积累……不论其轻重大小”;“包容……不论其好坏美丑”,为你补充题目和行文已提出了要求,如果随意补充词语,看似一个完整的题目,却很容易与引文无关而远离出题者的本意。这使我想到了这样一道中考自命题作文题:以“灯眼”观察人和事。要求有二:1,采用第一人称(文中的“我”即是灯)。2,可以从一种灯的视角来写,也可以从多种灯的视角来写。命题者也没有设置任何障碍,读懂题目本是极轻松的。但一些同学只看到开头的“街灯、霓虹灯、红绿灯、航标灯……”,就迫不及待地提起笔来,于是,有写灯的历史的;有写灯的用途的;有写灯的精神的;有写灯的五颜六色的;还有写繁华的不夜城的……眼中虽有灯,却未睁开“灯之眼”,写出来的自然就不是“灯眼”中的人和事,而是人眼中的各种灯。“灯”和“灯眼”,不过一字之差,千言挥就,离题万里。

 

考试作文是“应命之作”,少了许多自由的成分,来不得半点“天马行空”,它需要的是有规、有度、有格、有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