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语文ABC |
这是 李祖贵老师关于今年中考语文命题指导思想的最近表述。对语文老师、应届毕业生、学生家长进一步理解中考开卷的特点有所帮助。
有关宜昌市语文中考答家长问
一、请问今年语文中考的总体原则是什么?
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坚持改革方向,凸现学科特色,丰富评价内涵。
二、您认为开卷考试的学理依据是什么?
宜昌市语文中考自开卷考试以来,不但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在语文学科内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里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些学理性的说明。应该说,语文学科的开卷考试,既是学科性质的反映,也是中考特色的体现。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正如工人使用焊枪,农民使用锄头,工具的掌握程度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得到检验,开卷考试就是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尽管还有许多的局限性,但与过去把学生完全封闭在一个狭小的时空内进行考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的成绩具有更大的真实性,这是其一。其二,作为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最后一次考试,中考具有不同于其他任何一次考试的特殊功能。如果说平时的考试均属于过程性评价的话,那么,中考则属于终结性评价。前者重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后者重在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素养范畴内的东西只有在应用的状态下,自然的氛围中,开放的环境里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和发挥。开卷考试正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语言应用环境。从前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语文学科成绩与学生的平时积累和基本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性。
三、您认为语文学科近段时间应采用什么复习策略?
原则上讲,语文学科并不主张过早的结束新课,过多的投入复习。因为语文学科中考重在考察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短时间的集中复习难于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向主张语文学习应该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平时积累。当然,为便于广大师生科学有效的安排后两个月的学习时间,这里也可以给大家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一是建议大家科学合理地使用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语文考试说明”内容更具体,指向更明确,信息更丰富,相信能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复习的便利。二是建议大家对近几年的语文中考试卷做一些归因解读。尽管每年的试卷面貌各具特色,取材倾向各有侧重。但总起来看,所涉猎的考点并不太多,所设置的题型也非常有限,如果老师们能够探幽发微,做一些归因分析,相信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
四、请问开卷考试是否意味着不需要记诵了?
这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但今年仍有许多家长和教师问到这个问题,我以为,这不仅是对开卷考试的误解,更是对语文学科特点的误解。开卷考试虽然重在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但语文素养不是空洞的东西,它往往以记诵为起跑点,以知识为支撑点,以读写为落脚点。所以,每年的中考题中实际上都有不少记诵内容的考察,只不过这种考察一般活化到了具体的读写过程中,如果没有大量的记诵积累,并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学生真正碰到这种题型的时候,不但会麻木不仁,望“卷”兴叹,而且将错失开卷考试的机遇,不知道如何翻检和利用资料。
五、每年的语文试题似乎都有一个主题,今年是否也会有这样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
命题人员首先所要考量的应该是考试信度和难度方面的问题,其次才是题材和样式方面的问题。语文试卷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其实并不在命题人员的考量范畴之内。但近年来我们为什么坚持要给宜昌的中考语文试题赋予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呢?这是基于我们的评价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认为:语文考试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语文学习的过程。所以,语文试卷既应该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更应该是一份优美的读物。即使不能够考一个好成绩,也应该有一次难忘的阅读——或许这就是学生热爱并学习语文的新起点。
六、作为家长,今年可以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一个什么期待?
由于中考改革方案的微调,今年的语文成绩分布也将发生细微变化。一是对A等以上成绩(110分以上)不要抱太高期待,这既与部分保送生的分流有关,也与语文学科特点有关。二是对B等以上成绩(100分以上)也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这将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家长应该对学生和学科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三是J等以下成绩(50分以下)的比例也将生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内,这是母语学科的特点,也是教学传统的延续。希望广大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孩子成绩,能够了解语文学科特点。
七、在作文考试方面,您有哪些要嘱托广大考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