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论语》,话“和谐”

(2007-04-17 08:29:48)
分类: 语文ABC

读《论语》,话“和谐”

□ 余蕾点评

 

    “和谐”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话题,譬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校园”等。其实,若要寻根,“和谐”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产生,孔子就充分认识到了“和谐”对人的修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论语》对大兴“和谐”之风作了方方面面的具体诠释。如果把《论语》中的有关言论翻译成现代汉语,似乎就是今天的流行语。这里摘选《论语》中的部分语句,试作点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德政治理天下,百姓自然如众星环绕。如此,何愁和谐社会不能形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与多数人和谐相处,而不结党营私,这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庄重谦和,孝顺慈祥,选能善教,为政者当铭刻在心。这也是每个人所应有的品质。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不做无原则之争,遇事礼让谦恭,即使有争,譬如比射,也要有风度,这是君子的美德。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随时约束自己,就会少犯过失。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行好的人不会孤立,定有志同道合者与之为伍。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只有营造了一片能产生君子的土壤,才能产生品德高尚的君子。好的工作环境是何等重要。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婴善与别人交往,所以他也得到了别人的尊敬。所谓礼尚往来啊。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之道有四:行为谦恭,做事敬业,于民有惠,待民讲义。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不计较曾经有过的恩怨(旧恶),别人也就对你少了许多怨恨。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善于伪装,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人,从来都为人所耻。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让老者得以安心,让朋友对我信任,让年轻人对我关怀”,这是孔子何等朴实的志向。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仁者,必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此仁者之道。如果人人都有了这样的境界,这个社会岂不美哉。

 

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看到别人悲伤,便会生同情之心,连饭都吃不下。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做任何事都应公开,不要有所隐瞒,哪怕对自己的弟子。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时刻加强自身的修养,仁德就离我们不远了。往往善念和私欲离我们都只在一步之间,何不取善而去私。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应看着是一件幸事。圣人尚且需要别人指出过错,何况我辈。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作胸怀坦荡的君子,不做计较得失的小人。

 

子曰:“……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以礼仪处事,以仁义待人,谋事必成,世风必正。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远乎粗暴,近乎诚信,言辞谨慎,不违背真理。这是曾子临死前的忠告,充满善意,今天看来,也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狂妄自大,吝啬小气,即使地位再高,才气再大,也令人不齿,被社会所唾弃。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凭空猜疑、全盘肯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这是不和谐的因素,人人应绝此四弊。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礼貌待人,尤其对不幸者(齐衰者,即有丧事的人)和弱者(瞽者,即盲人)更要以礼相待。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合礼仪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做事认真严肃,自己不喜欢的绝不强加于人,这是仁者之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不做亏心的事,就不会忧愁和畏惧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只要待人以礼,你的朋友就会遍天下。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就应把同事当作兄弟姐妹对待,常言道,同船过渡,五百年修。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每个人都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本分工作,社会就安宁了。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上欲善,民必行善;上立德,民必有德。政风影响民风。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管理者要恪尽职守,不计较别人小的过失,举荐任用贤德之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者自身行得正,事事可行;否则,有令也难行。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为政者须正己;欲正人,宜先正己。

 

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善待身边的人,远处的人必然愿意汇集到你的身边。身边的人乐意与你相处,远处的人自然也会想来接近你。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在家要知矩,做事要敬业,对人要忠诚,在任何地方都不能例外。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可求大同存小异,与人和谐相处,但不放能弃原则,求得表面的“一团和气”,这是君子之“和”。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公平正直回答怨恨;以恩德报答恩德,这是极高的修养。

 

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不管别人是否了解你,做自己该做的事,不怨天,不尤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责己严,责人宽,就会少许多怨恨。多一份宽容,就会多一份理解。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要庄重,不做无原则争执;团结人,但不拉邦结派。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情不忍耐,难成大事。不是原则问题,忍一忍又有何妨?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过错不可怕,怕的是不改正过错。(“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把努力工作(敬其事)放在第一位,个人所得应在其次。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的“九思”,内容丰富,包括人的言行举止,是修身养性的明镜。

 

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乃人之五德。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言,就去散布,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揭人之短,诽谤别人,勇而无礼,不通事理,把骄傲当勇敢,都是让人厌恶的恶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