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醉
(2012-07-31 14:58:15)
标签:
红肚兜儿专栏副刊都市时报酒后真言敢醉杂谈 |
分类: 随笔 |
敢醉
——本文已刊发于《都市时报》2012年7月27日
五岁,爸爸用筷子蘸白酒往我舌尖上滴一滴,顿时被辣得大哭。十五岁,喝一杯冰啤酒,脸上泛起红晕。十八岁,生日宴,灌进5瓶啤酒,然后在洗手间狂吐。十九岁,失恋,在深夜12点的路边大排档,喝酒抽烟流眼泪。二十岁,几个人围着麻辣小龙虾,一人一瓶“小二”对嘴喝,说着轻狂的话语。
那些年,一边喝一边醉,没有美酒陪伴的青春多么苦闷。曾一度觉得,没有醉过的人最无趣,胆小怯懦,一颗心过早地苍老,还在酒桌上扮清高严肃。对喝起酒来昏天黑地、不喝到趴下绝不罢休的人,怀着崇拜之心,以为那是豪情万丈,大英雄。
那时认为,不喝酒的人生不洒脱,不喝醉的人生不尽兴。
如今,却再也不肯那样胡喝乱醉。为什么要醉?醉得形象凌乱,头痛欲裂,脸色干燥萎黄。为什么要醉?又不是要威慑谁,又不是喝完三大碗就要上山岗打老虎。为什么要醉?吐得心如刀绞,两只眼睛浮着一层可怕的红血丝。
大部分人喝醉后变成一滩烂泥,迷乱不堪。这样偶尔醉一次或许很过瘾,三番两次地醉就是自讨苦吃。年少的人,想醉,是因为要打破禁忌,偿试一下从未有过的感觉。年长的人,再醉,那模样便有些不着调,化身成酒鬼,颇丑恶。
想来,喝醉后也干不出什么大事迹,又不是李白,愈醉做出的诗愈好。你我之醉,也不过凡人之醉,自然好看不到哪儿去。
庆幸的是,身边有好些懂酒的朋友,喝酒不是为醉,是为品。那酒,品牌、产地、年限、酿造方式,说起来头头是道。喝的时候,是餐前喝还是餐后喝,要冻还是要热,连温度都控制的仔细。用哪种杯子,要怎样摇动,那味道有何独特,他全都懂得。这样的人,遇到好酒就像遇到投缘的好友,真是兴高采烈,浅偿一口,赞叹:好酒!这才真正称得上喝酒之人。
然而,有些人,永远分不清某种酒和某种酒究竟有何不同。再香醇再珍贵的酒,到他嘴里,也不过像最普通的酒一样随便地咽下去。唯一得意的时刻,是所有人都在小口地喝,他一拍胸脯,仰头一饮而尽,呼喝着:满上!
——如果不懂喝,至少懂醉。
——本文已刊发于《都市时报》201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