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 [转载]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类型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类型分析】
东部地区高校类型结构分布,北京为“综合2所+理工10所+师范1所+农林1所+林业1所+医药2所+政法1所+民族1所”,江苏为“综合4所+理工5所+师范1所+农林1所+医药1所”,上海为“综合3所+理工3所+师范1所+财经1所”,广东为“综合2所+理工1所+师范1所+农林1所+医药1所”。这些发达地区上榜高等学校的类型分布,呈现出综合实力强,理工数量多,师、农、林、医、法、财、民类型相对完整的特点。而辽宁为“理工2所+综合1所”,天津为“综合1所+理工1所”,山东为“综合2所”,
福建和浙江均为“综合1所+理工1所”,基本呈现出“综合+理工”双雄并立之势。
中部地区高校类型结构分布,湖北为“综合1所+理工3所+师范1所+农林1所+财经1所”,具有上榜高校集中省市的优良结构,从实力上看,湖北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居90稍后外,其余6所均进入50强,明显领先于同等级的西部陕西、东部广东两省,10强之内外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可谓比翼齐飞。湖南为“综合3所+师范1所”,其中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均有理工渊源,而中南大学进入20强;黑龙江为“理工3所+医药1所+林业1所”,但是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20强,其余3所皆为50-100之间,而东北的辽宁、吉林均有2所进入50强。安徽为“理工2所+综合1所”,中国科技大学进入10强,是中部地区的华东高峰;吉林为“综合1所+师范1所”,吉林大学以新进位的第8名,成为东北高峰。河南为“综合2所”,山西为“综合1所+理工1所”,考虑到郑州大学的理工背景,实际上也呈现出“综合+理工”双雄并立之势。江西虽然只有1所综合大学南昌大学上榜,但在中部地区排位能够进入前2/3。
西部地区高校类型结构分布,陕西为“综合2所+理工3所+师范1所+农林1所”,
具有上榜高校集中省市的优良结构,并有4所大学进入50强,虽然没有中山大学这样的翘楚,但是总体上看也优于同等级的广东省。四川为“理工2所+综合1所”,重庆为“综合2所”,除四川大学接近10强占有优势外,川渝入榜高校不分伯仲。其余西部地区入榜高校均为1所综合大学,除内蒙古大学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外,均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传统。
【感言】
可以看出,西部地区首先要办好1所综合大学,中部地区
“综合+理工”的双雄并立之势较为突出,东部个别发达地区才有条件做到“综合实力强,理工数量多,师、农、林、医、法、财、民类型相对完整”。综合性大学数量不宜过多,均衡分布和提高质量很重要,北京即使有19所上榜大学,综合类大学也只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所。江苏省有4所综合类大学,其中省会南京只有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另外2所分布在苏州(苏州大学)和无锡(江南大学)。湖北有7所上榜大学,综合类也只有武汉大学。理工类大学与地方经济的关联度很大,应该着力办好。
【相关链接】
栾学钢: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大学100强解析(地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