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915主板事件看英特尔的垄断危害

(2008-03-11 08:25:51)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it

由915主板事件看英特尔的垄断危害

文/磐石之心

最近,IT界有消息称:消费者2006年购买带有所谓"Vista Capable" 标志电脑中无法实现Vista最具标志性的功能——3D效果,而此举让微软遭到消费者的集体起诉。据透露,造成这个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微软为了讨好英特尔,让其落后的915主板仍然可以继续获得市场,而在降低915主板的vista认证标准,导致vista无法实现3D特效。

英特尔背信弃义?

我们都知道微软与英特尔的联盟wintel是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的,这个联盟虽然一直以来都在解决矛盾中前行,但是大方向上是一致的。此次事件,是降低915主板的vista认证标准,才导致被消费者诉控,英特尔对此不闻不问,这是对盟友的背信弃义;3D效果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也成为一项基本需求,但是由于英特尔为了倾销自己的915主板,未能加入3D接口,导致消费者无法体验到Vista的“玻璃特效”(Aero)用户界面,这是对消费者的背信弃义。

http://lh6.google.com/Tony.qy/RRXrI_z1ABI/AAAAAAAAAXU/WvwAzk96YBQ/DSC02930.JPG?imgmax=640

记得1992年,由于英特尔在设计奔腾处理器的时候,少输入了一项计算公式,导致在做特别复杂的计算的时候会出现错误,而这个错误不仅仅给英特尔带来麻烦,而且让微软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推迟了发布时间,让视窗计算器和苹果word字处理软件频繁出错,备受骂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英特尔Pentium处理器设计缺陷导致的。对此,微软并没有责怪英特尔,反而采取理解的态度。

的确,对于1992年Pentium事件,我们可以给予部分理解,毕竟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完善的过程,新构架的奔腾处理器出现问题也可以理解。但是这次915主板不支持3D接口,导致用户无法升级完整版Vista操作系统似乎是英特尔有意为之。在1992年的时候,英特尔还处在发展时期,并没有实现如此强大的垄断,但是在今天,英特尔已经开始垄断处理器市场,这种可怕的垄断甚至让微软也不得不对他们低头,给他们的915主板开通Vista认证“绿色通道”。

微软放弃垄断与英特尔加大垄断

与英特尔垄断相对应的是微软的开源计划。目前,微软不断的加大开源力度,缓和linux联盟之间的关系,2008年2月21日,微软公司对外发表声明称,为提高产品的开放性,更好地推动互操作性,微软公司将对其技术和业务运作模式进行大幅度调整。随后,微软立即在MSDN上公布了3万多页的Windows客户端和服务器协议说明文件。此前,这些文件只能通过微软工作组服务器协议计划(WSPP)和微软通信协议计划授予的许可获得。

我们看到微软这家垄断电脑操作系统行业多年的巨头开始走向开源,这也预示着微软的转型,也必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廉价和创新的产品。然而英特尔却在不断的加大垄断力度,自从奔腾处理器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之后,英特尔便将触角伸向了电脑的硬件的任何一个领域,这个战略被称作是“intel outside”,而这个战略带来的结果是英特尔对PC行业绝对的垄断,从芯片、主板、显示芯片、内存等等,英特尔无一不做。英特尔的垄断阻碍了其创新的步伐,从64位处理器之后,英特尔放慢了创新的步伐,因为他依靠垄断的优势就完全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

本次915主板事件也是英特尔垄断后果的一个缩影,这种垄断让微软也不得不向他低头。而最新消息欧盟委员会称,英特尔采用胡萝卜和大棒的政策设法非法劝说其它厂商不买AMD的产品,而购买自己的产品。英特尔把自己的产品当作胡萝卜。假如没有AMD的出现,可能我们现在还在使用奔腾处理器,还在购买1000美元一台的个人计算机,这就是竞争带来的效果。在微软放弃垄断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英特尔对垄断力度的加大和依赖,这的确让所有的消费者担忧。(磐石之心)

 

磐石之心其他精彩文章:

魅族M8仅是个蹩脚的模仿者

阿里该为微软购雅虎叫好

代表批判劳动合同法是为满足控制欲

讨论电信重组请不要忘记消费者

80后要先找工作还是先找爱好

IT企业招聘潜规则正让其失去人才

微软垄断不在 软件将免费

请为家电产品涨价叫好!

蓝光DVD并不是为网络一族而生

40万部破解iPhone:中国人是挨宰羔羊

美电影公司起诉迅雷在向互联网宣布投降

联想剥离手机的失败公关与国产手机的短视

诺基亚转型互联网是被逼无奈

戴尔收购MOTO手机结果是双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