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口罩大叔
口罩大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09
  • 关注人气:2,0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2010-03-05 00:43:34)
标签:

三峰塔

圣寿宝塔

琴江

三江口水师营

黄恩录

黄廷枢

马江海战

长乐旅游

分类: 八闽大地

雨中长乐行(一)拥有五条宋朝古石桥的三溪村

雨中长乐行(二)长胡须的郑和与他的“管理团队”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长乐城区的一处所在确实与郑和有关,就是位于南山的“三峰塔”。这本是一座为北宋徽宗皇帝祝寿而建的宝塔,原本“圣寿宝塔”的石匾还悬在塔的第二层。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郑和下西洋时常登上塔顶察看港口及船队情况,且曾修缮过该塔。当他得知此塔是为宋徽宗祝寿而建,甚是不悦,认为徽宗是个昏君,与钦宗一起被金人俘虏北去,死于北地,乃亡国之君而不值纪念,遂在修缮此塔和佛寺之后改题塔名为“三峰塔”。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此塔高二十七米四,八角七层,仿木楼阁结构花岗石建筑,塔内有石阶可登至顶层,但出于文物保护的原因已经禁止登塔,各层精美的雕刻亦只能远观,或者通过底座和第一层的雕刻细节去想象了。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离开三峰塔已经下午五点多了,开始寻找江边的三江口水师营遗迹,真正来到那个叫琴江的村落天已全黑,村口的展览馆也已经关闭。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为古代控马江卫省城的重要港口。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清雍正六年(1728),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五百余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船政水师还早一百五十年。水师旗营布局相似太极八卦,故又称“旗人八卦城”。口罩和师兄摸黑在村中兜了一小圈,相关遗迹在黑暗中实在无法找寻,看来以后有机会还是要重新造访才行。打算离开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出路,几番问路也是云山雾罩般,却歪打正着地得知中国海商法的开山鼻祖黄廷枢先生的祖宅之所在。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曾经有“书生”朋友在口罩的博文灌水时这样评价黄老前辈的长者风范:“老人家年且九旬,一身笔挺深蓝色正装,银发梳得跟列队水兵似的(也剩不了几根了),神采矍铄,两眼微阖,双手垂膝,腰杆板直,纹丝不动雕像似的端坐三四小时静聆硕士答辩,猛然间目光电闪,声如洪钟地断喝:‘等等!某段某句,你回去再给我查一下,书中原文到底用的是would、could、should还是have to哪个词?先搞清楚了再来宣读’,只可怜那台上的师兄顿时象个成了精的冬瓜,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好不尴尬。什么叫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这就是标准”。黄老已于十五年前驾鹤,他留下的究竟是句号还是省略号呢?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同行师兄乃黄老嫡传的徒孙辈弟子,也是中国海商法学的佼佼者之一,两人本想与宅中居民聊聊,但黄宅大门已闭,或许与多数村镇居民一样,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而留守的老人往往天一黑就早早闭门谢客了。好不容易绕行大路才回到村口驻车的地方,赫然发现旁边的小山上是琴江水师营中牺牲在中法马江战斗的烈士陵墓,当时统领黄恩录率部奋勇抗敌,战死的百余人埋骨于此。“设非张(佩纶)之掣肘、何(璟)之畏葸,孤拔早已葬骨马江矣”,战后因功受赏的黄统领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口罩和师兄借着手机的光亮看完琴江的抗法事迹后,有云其岸炮击毁法军小艇等,但口罩回来并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师兄很认真地把手放到那盔大冢之上,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零距离感受下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

 

雨中长乐行(三)远在福建的满族旗人村

刚上车,雨点就再度落了下来,还没等同行师兄得意,口罩的电话响了,乃福州钓友,云次日因气候原因取消钓鱼行动,只好跟着稀里哗啦的雨冲进福州城,明日另作打算了。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