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2008-05-26 12:39:22)
标签:

杂谈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孙 琪 李建伟 顾玉春
(本文字数:2787)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12期
字号: 【

  【摘要】 目的 研究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方法 采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SSWBS)对58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聚类为高、中、低3种类型。②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成绩差异(t分别为1.721,2.420,1.890,3.057;P<0.05)。结论 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整体上显著偏低(P<0.05)。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高中生;聚类分析
  
  A Stud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un Qi, Li Jianwei, Gu Yuchun. Boxing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Boxing 2565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enior high students. Methods 580 senior high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SSWBS. Results ①The senior high students could be sorted into 3 kinds including high, middle, low level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②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core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enior high students (t=1.721, 2.420, 1.890, 3.057;P<0.05). Conclusi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enior high students is low on the whole.
  【Key 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 Senior high student; Cluster Analysis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根据个体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1,2]。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 后者是指个体于生活中的情绪体验, 包括积极情绪 (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 (抑郁、焦虑、紧张等) 两方面[1]。因此,研究作为个人生活质量重要心理学参数的主观幸福感对于促进高中生自我调节,构建和谐平衡的“内心生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曲阜师范大学附中等5所中学的62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580份,男生377名,女生203名;平均年龄17.84岁。
  1.2 工具 自编的主观幸福感量表(SSWBS)包含4个维度,分别是身心满意、学业满意、人际满意、家庭满意,可解释总方差的67.47%,各维度的项目载荷在0.56~0.87之间。分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8~0.85,同质性信度为0.76~0.94,重测信度为0.77~0.93(P<0.01)。本次调查对量表做了信效度检验,量表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922。
  1.3 统计方法 问卷的施测采取作者本人和委托代理人两种方式,代理人为心理系研究生。所搜集全部数据由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见表1。
  http://cn.qikan.com/qkimages/jkxl/jkxl200712/jkxl20071219-1-l.jpg
  数据分析发现,成绩差的高中生在学业满意度上与优生和中等生均存在显著差异,学优生和学差生在身心满意和幸福感总分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中等生和学差生只在学业满意上存在显著差异。
  2.2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类型 见表2。
  
  3 讨 论
  
  研究发现,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不存在性别、城乡、独生差异,这与张雯等对大学生样本的研究存在差异[3];但是,在学业满意度、身心满意和总分上有着非常显著的成绩差异,成绩差的高中生在学业满意度上与优生和中等生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高中生对成绩是十分重视的,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他们对自身学业价值的评价,因此,鉴于成绩对高中生幸福感的特殊作用,建议相关任课老师灵活运用成绩杠杆以调节其主观幸福感。学优生和学差生在身心满意和幸福感总分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推测,学优生有着较强和合理的自我认知,因此,有着较合理的身心满意,并进而感觉到较强的主观幸福感;中等生和学差生只在学业满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观幸福感总分上却无显著性差异,我们认为可能的解释是,这两个群体的成绩差距不大所致。这一研究成果与马颖等的研究高度一致[4],也与石国兴等得出的学业压力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总体上,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绝大部分(87%)趋低,感到幸福的只占13%,这应该引起相关教育者的关注和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中生心理的和谐成长。
  
  4 参考文献
  [1]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2]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3):214-217
  [3]张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1-62
  [4]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74-80
  [5]石国兴,杨海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238-241
  (收稿时间:2007-06-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