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Ku2Zf2iadOfWOyRVz0YXttjgWmPuEicic5uX4bibUBnD588tWw5TeYtxiaPSd2I8srGGwtOw3wmPjM3zr8crLBuc61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个人就是henry gustav molaison,认知神经科学史上大名鼎鼎的H.M.。1926年H.M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小时候是个健康的男孩,但一次车祸之后,他患上了癫痫。他27岁的时候,癫痫已经严重到让他什么都做不了的程度,随时都有可能发作,他每周都要昏厥好几次。神经外科医生斯科维尔在为他做了各项检查后认为,只要切除H.M.的一部分致病脑组织,就可以减轻他的症状。1953年9月1日,27岁的H.M.清醒地躺在手术台上,只做了头皮麻醉。斯科维尔在他额头两侧钻了两个小洞,用一根金属吸管吸出了大部分海马组织以及海马周围的部分内侧颞叶组织。手术非常有效,H.M.的癫痫发作频率迅速减少。但是很快,人们发现了一个未曾想到的副作用:H.M.再也无法形成新的记忆

(2014-10-04 19:26)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阿德勒的名言作者:芯茹璞玉
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一分子,要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所有真正生活意义的标志是:它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且被别人认定为有效的东西。
 
感情的地位是任何经验都无法取代的。

如果母亲的第一件工作----即获取儿童的感情、兴趣和合作----失败了,那么这个儿童便不容易激
标签:

情感

育儿

健康

时评

 问:也听说有后妈虐孩子的,难道后妈就一定意味着冷漠,虐待,暴利吗?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后妈不一定就是坏妈妈,也不一定虐待孩子。我们这样认为,是因为对后妈存在思维定式,一想到后妈就是那个样子,而且会过度放大后妈是坏妈妈的事例。其实亲妈亲爸也常常干坏事,家庭暴力不只存在于重组家庭。感觉那些坏后妈有时候也是被投射性认同出来的,孩子、孩子的亲戚以及周围的人把内心的恶意投射给后妈,大部分的后妈注定是不被祝福的人或者被认为是恶毒的人,有些后妈就认同了。认同这一点做一个坏妈妈对后妈有什么好处呢?还是有一些好处。首先这个“小坏蛋”是自己丈夫的那个坏前妻的代理。如果后妈是千辛万苦打败了前任才上位的,对这个小孩越好,自己就越压抑。第二个潜意识里面是对道德、规则所代表的超我的一种反抗,谁让你们都不祝福我,谴责我,我很难受啊,我难受,就不会让这个小家伙好受。而且后妈的不被祝福,被投射为坏妈妈,也为后妈对孩子的某些恶找到了借口。她可能会想,这是应该的,后妈怎么会对孩子那么好呢。如果我们社会上有一种共识,就是后妈是个高尚的角

标签:

休闲

来源: 北京科技报

    如果一个9平方米的屋子刷着淡绿色的墙面,除了简单的桌椅之外,到处都摆放着新鲜的洋葱、辣椒和柠檬,那么你猜这有可能是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哭泣俱乐部的会员活动室。如今,随着风靡全球的“催泪”产业的迅速繁衍,这种以提供道具及专用场所并召集会员集体哭泣的俱乐部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等城市已经随处可见。

    位于北京的一家名为“纵情哭吧”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每周末晚上提供的哭泣聚会上,有不少衣着光鲜的白领及高管都会定期光临。“有时候他们显得比较腼腆,不能够痛快地哭出来。有些人坐在角落默默流泪,而有些人则需要很长时间的沉默以及辣椒粉的帮助,才能够流泪。”

    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地把眼泪挤出来,“聚众哭泣”的方式因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潮流飓风呢?

    眼泪将心理创伤具体化,减少创伤

(2013-11-12 01:09)
标签:

休闲

    听到The Brothers Four的黄鹂鸟,忧郁伤感、深情款款。想起小时候经常听的《蜗牛与黄鹂鸟》,是那么地欢乐。同样的黄鹂鸟,却有不同的味道。黄鹂就是那个黄鹂,但你看到的是被你投射的黄鹂。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去发现并诠释给病人听,某些想法其实不是那个样子的,是你内心的投射。搞来搞去,好像投射不是个好东西,其实投射又何尝不好,正是投射,让外在的客体变得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带上了人的喜怒哀愁。

 

(2013-11-12 00:36)

    今天加了一个文艺青年的玩乐群,文艺青年自然挑剔一点,加入之前一顿刨根问底。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你是本地人吗?答:不是。那是哪里人呢?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才感觉有那么一点点悲凉。离开家乡出来四处逛荡已经8年了。如今又定居在他乡,也许死后也要埋在这儿了。我不想劝自己什么人生何处不青山。人总是会想家的。

 

(2013-11-09 23:52)
标签:

365

心理咨询界有一种怪现象,就是很多人靠做咨询吃不饱或吃得不够好,就整天出来搞培训,给人家讲如何做咨询。这些人靠培训来弥补咨询收入的不足,或者干脆主要靠给人做培训生活。我只是好奇,如果自己都不能靠打鱼为生,如何对别人授之以渔?有人说过,职业化有两个标志,一是,这个小圈子里有一套自己使用的术语,别人听不懂。二是,大家能靠这个行当生存下来。按照这样的标准评价,尤其是后一条,中国的心理咨询业的职业化程度还相当不够,造成这种局面,是不是也跟不能以渔为生还四处授(售)之以渔的这些人多多少少有点关系呢?老师都吃不饱,学生又好得了哪里去呢。

http://art.china.cn/mjda/images/attachement/jpg/site8/20090625/001fd04cf0160bad270237.jpg

(2013-11-05 18:48)
标签:

365

   最近在网上组织了一个克莱因读书小组,目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读台版的克莱因全集。本来是想组织一个地面小组,小组活动两次之后,感觉小组成员的时间成本太高了,当然还有场地费用的问题,就把小组放到了网上。放到网上之后,一周时间人数暴增至原来的三倍,其中也不乏一些国内相当优秀的咨询师。接着就有人开始和我说一些这样的话:“你很棒啊”,“谢谢你啊”,“你很有号召力啊”,“你很有面子,连谁谁谁都请得到,你是怎么做到的?”每次碰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就感觉不是很自在。我只是邀请一些小伙伴,做我们共同感兴趣的事情。除此之外,我没有想过,也完全没有其他的目的。在发出邀请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谁是小白,谁是大腕儿,我们在兴趣面前是平等的。如果真的问我怎么做到的?我想说,目的单纯一点,不要掺杂任何个人利益和与其有关的企图,有共同兴趣的小伙伴就自然会跟你玩儿了。这个世界太复杂了,如果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和利益挂钩,对和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还处心积虑,那就活得太累太累,也自然没人愿意跟你一起玩儿了。

(2013-11-03 01:17)
标签:

365

最近才知道还有YY和呱呱这种东西,发现我真的落伍啦。这是不是也提醒我,我已经不再年轻。不过好在我还保持着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2013-01-21 18:5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禅宗十牛图作者:happytilliely


 

禅宗十牛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