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研究》 李儒林 |
|
(本文字数:3036)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10期 |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大学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人格问卷式中国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试。结果①EPQ外向性分数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421),神经质分数与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634),精神质与幸福感也存在负相关(r=-0.186)。②心理健康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③是学生的总的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其中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回归系数为0.265,0.293。结论 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健康状况和领悟社会支持均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格;社会支持
1 前言
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Ed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3个部分。生活满意感是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质量做出的判断的程度;积极情感是指乐观、愉快、自尊、合群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会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消极情感是指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会减弱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相对独立,其影响因素也是不一样的。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就越强。国外的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从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本研究拟从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2 研究一
2.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2 对象与方法
2.2.1 被试西华师大大学生256人,其中女生145人,男生111人。
2.2.2 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验工具,来评价被试对于幸福的陈述。由段建华(1996)修订。量表包括33个条目,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0.78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91~0.95。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艾森克人格卷简式中国版(EPQ-RSC),包括精神质(P)、外向性(E)、神经质(N)和说谎倾向(L)等4种人格因素。
2.2.3 程序以班为单位,团体施测于被试。由主试讲解指导语,在学生完全理解要求之后,在问卷上回答。所有问题一次完成,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3 结果
2.3.1 256名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和人格上的得分。女生的幸福感分数高于男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格因素上,女生在外向性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在精神质和神经质上得分高于女生,且在精神质上存在显著差异。
2.3.2 不同人格类型被试主观幸福感的比较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把人格分为4个类型:外向稳定型(多血质);外向不稳定型(胆汁质);内向稳定型(粘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结果表明在主观幸福感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EPQ外向性分数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分数与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精神质与幸福感也存在负相关。
3 研究二
3.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2 对象与方法
3.2.1 被试西华师大和川北医学院大学生326人,其中女生189人,男生127人。
3.2.2 工具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在开始评定前,首先由主试把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向被试交代清楚,然后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测试试卷作完后统一收回。
3.3 结果326名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症状自评量表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在此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与症状自评量表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为了进一步分析心理健康各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SCL-90中的抑郁、强迫、人际敏感、躯体化在主观幸福感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
4 研究三
4.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4.2 对象与方法
4.2.1 被试本研究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600名学生作为被试,收回有效问卷553份,回收率92.5%。其中男生265人,女生288人。
4.2.2 工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由姜乾金根据Blumenthal等人(1987)根据Zimer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修订的,该量表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包括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7级记分法,总分范围12~84。PSSS条目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含有4个条目。社会支持总分由3个指标的分数相加而成,分数越高,得到的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全量表0.86;家庭支持0.83;朋友支持0.85;其他支持0.80。
4.2.3 程序同研究二。
4.3 结果553名大学生在领悟社会支持各分量表和主观幸福感上的平均得分及标准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各分量表上的得分最高的是家庭支持,其次是朋友支持。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各分量表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各分量表均显著相关。
运用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的回归效应,标准偏回归系数与显著相关水平,因此总体的社会支持可大致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
5 讨论
5.1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国内外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郑雪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的结论,何瑛认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也处于偏低,王雁的研究中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本研究根据GWB的评分标准,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低的水平(87≤X≤102),男女生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本科生都有考研的准备,但学校的生源又大多来自于农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非常有限,所以他们常常处于考研和就业的两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