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据WHO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2亿人患抑郁症.WHO的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久而深刻的痛苦.专家们调查显示,当前精神疾病约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排名榜首.据预测,今后中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出.所以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人类学与精神病学
1,人类学对精神病学的贡献
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精神疾病的分布和特征;
研究文化因素(如信念,价值观,风俗习惯,文化变迁,迁移等)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以及抚育和教养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描述在不同文化中精神疾病病人的体验解释模式和求助行为;
帮助临床医师理解来自与自己不同文化背景的精神病人,从而帮助临床医师的治疗和评价更容易被病人接受等.
2,精神疾病的文化相关概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s,其意义是"耕种出来的东西".自人类学创始以来,"文化"一直都是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
霍华德(MicLael C.Howard)认为,文化本身是一种习俗性的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人类群体学习如何协调其行为,思想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文化包含着行为,感性与物质三个主要方面.
文化是由人类的活动创造的,而文化观念反过来又支配和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每个人的所有行为无不打上该地区的文化的烙印.
文化因素致病是由于不健康的文化通过人们的心理中介机制,引起生理变化,最后导致病理变化而致病.随着时代的发展,纯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少,而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文化致病因素随着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及城乡差别而不同.
(2)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一般心理学原则
心理与环境是否统一,即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其所生活的环境对他提出的要求;他的谈吐和各种行为活动能否被常人理解,有没有明显离奇的地方.
看他的精神活动自身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精神活动自身的统一性,即看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及稳定的个性特征在他的各种心理过程中是否得到表现.
(3)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社会文化标准
在英语中,有关生病的词很多 ,最常用的是disease , sickness , i11ness. "疾病"主要是一种生物学上失调的医学判断;"病患"主要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失调的自我判断,"患病"则是对于一个人处于疾病和病患状态的社会判断.在这三个概念中,前者是病理的,而后两者则是由文化界定的.
病患和患病如何是取决于文化的.
社会文化标准对正常和异常的划分的影响
文化信念的影响——明清时期同性性行
社会发展的影响——老年期大脑退行性变化
医学化的影响:指的主要是医学界将原来不属于医学问题的现象纳入到自己研究和服务范畴的倾向.这些现象有的是生理性的,如老龄,月经,怀孕等;有的是社会问题,如贫穷,失业,有害物质滥用,自杀等.
(4)精神异常的社会分布
人类学家与精神病学家进行的联合研究表明,精神病流行病学中最重要的变量是社会阶层,职业,性别,人种和民族.大量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社会结构群体中,精神疾病的分布是不同的.
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社会劣势群体有较多的精神分裂症,而社会优势群体较易产生情感障碍.
黑人和白人中最常见的精神病都是精神分裂症.爱尔兰出生的白人一般较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精神病发病率高.酗酒性精神病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特别高.
二,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又称文化特异性综合征(culture bound syndrome ),是指一大类受文化因素影响而出现暂时的精神异常的疾病.常见的文化致病因素有:舆论压力,文化差异,文化变迁,迷信与巫术等.
1,文化休克
当一个人从一个文化地区迁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地区时,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引起适应不良,出现行为异常.
文化差异表现为:语言不通,生活方式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沟通困难,人际关系不良等,可以引起个体紧张,焦虑,压抑,陌生感,疏远感及被隔离感并引起个体失眠,食欲差,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工作困难等.
多数人——上述的症状逐渐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
少数人——后果就较严重.有的人可以发展成神经症,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2,气功偏差
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的产生与练功者在暗示进入自我诱发的意识改变状态有关.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可表现为感觉障碍如"气"或"真气"在体内运行,出现"千里眼","顺风耳","闻香鼻"等;也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精神障碍如类分裂样精神障碍,类癔症综合症,类神经综合症,类躁狂或抑郁综合症等.
3,杀人狂症
杀人狂症的原文Amok是马来亚文,意为进行一场狂暴的战斗.杀人狂症是一组包括有突然发生的,没有惹因的狂暴发作.发作时患者常持刀攻击,摧毁并残害遇到的人和物,然后自杀.发作前有焦虑,抑郁,失眠,继之有被害感及灾难临头感,后来突然发作狂暴行为,愤怒,出现不可控制的自动症行为,发作后全部遗忘且时常发生自杀.
本病只发生在马来亚地区的男性,在非洲及热带如新几内亚的其他部落中偶有发生者.一百年前,此病在马来亚极为常见.在15世纪中,杀人狂症的发作被认为是人们受到挫折和耻辱后的一种自然反应.随后认为本病好发于原来患有胃部溃疡疼痛的病人身上.到20世纪的20年代,本病已罕见.至于为什么这种特殊形式的狂暴的精神异常主要发生在马来亚人口中,则不甚清楚.有人认为,马来亚人在早些时期相信魔怪与鬼灵附体,也许是造成意识分离和发生本病的文化因素.
4,缩阴症
缩阴症(Koro)主要表现为病人担心其阴茎缩入腹内引起死亡,这是一种急性焦虑反应.在发病地区中,人们普遍相信一旦阴茎缩入体内便会引起死亡.所以当一个病人发病时,病人的家属与友人也产生惊恐,迅速送病人就医抢救.一般在发病之时,患者用手揪住阴茎或在阴茎上系上一条带子,或者把阴茎夹在木制的小盒子中.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发作形式.在流行地区也有发生恐惧阴唇或乳房缩入体内者.
缩阴症几乎全发生于马来西亚,中国华南个别地区以及西方的某些地域也有散在发生者.一般认为缩阴症是发生在某些特定文化的人格素质基础之上,社会与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性疾患.
5,北极圈癔病
北极圈癔病或称piblokto,发生在北极地带的因纽特人中.北极圈癔病发作时,病人(多为妇女)哭喊叫闹,脱掉衣服并加以撕毁,然后狂奔或置身于冰水下.每次发作常持续l一2小时.发作后一切如常,但对发作中的事件一律遗忘.因纽特人认为上述发病是与鬼怪灵魂有关,故在发作中人们不愿去理睬接触患者.目前,在因纽特人中这种发病已较既往为少见.
6,威铁柯
威铁柯(Wintigo)或称之为Windigo,只发生于北美印地安人中.当地人相信,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变成吃人肉的巨犬—威铁柯.据最初的记载,一个处在饥饿中的男人可以产生变成威铁柯的信念而且达到妄想的强度.此时,该人可表示出要吃人肉的渴望.由于这些地域相信巫术并流传这种人能变犬的传闻,所以当某些人发生食欲不振或恶心这样的消化道不适时,就可以促发此病.发病时产生剧烈兴奋,高度恐惧并且产生已变成吃人巨犬的感觉.耶普认为,这种病最充分地表明了神学与文化环境对精神疾病表现形式的影响.他认为,从疾病分类学考虑,本病象其他变犬一类的着魔状态一样,主要属于癔病的范畴.
一,人类学与精神病学
1,人类学对精神病学的贡献
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精神疾病的分布和特征;
研究文化因素(如信念,价值观,风俗习惯,文化变迁,迁移等)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以及抚育和教养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描述在不同文化中精神疾病病人的体验解释模式和求助行为;
帮助临床医师理解来自与自己不同文化背景的精神病人,从而帮助临床医师的治疗和评价更容易被病人接受等.
2,精神疾病的文化相关概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s,其意义是"耕种出来的东西".自人类学创始以来,"文化"一直都是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
霍华德(MicLael C.Howard)认为,文化本身是一种习俗性的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人类群体学习如何协调其行为,思想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文化包含着行为,感性与物质三个主要方面.
文化是由人类的活动创造的,而文化观念反过来又支配和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每个人的所有行为无不打上该地区的文化的烙印.
文化因素致病是由于不健康的文化通过人们的心理中介机制,引起生理变化,最后导致病理变化而致病.随着时代的发展,纯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少,而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文化致病因素随着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及城乡差别而不同.
(2)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一般心理学原则
心理与环境是否统一,即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其所生活的环境对他提出的要求;他的谈吐和各种行为活动能否被常人理解,有没有明显离奇的地方.
看他的精神活动自身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精神活动自身的统一性,即看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及稳定的个性特征在他的各种心理过程中是否得到表现.
(3)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社会文化标准
在英语中,有关生病的词很多 ,最常用的是disease , sickness , i11ness. "疾病"主要是一种生物学上失调的医学判断;"病患"主要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失调的自我判断,"患病"则是对于一个人处于疾病和病患状态的社会判断.在这三个概念中,前者是病理的,而后两者则是由文化界定的.
病患和患病如何是取决于文化的.
社会文化标准对正常和异常的划分的影响
文化信念的影响——明清时期同性性行
社会发展的影响——老年期大脑退行性变化
医学化的影响:指的主要是医学界将原来不属于医学问题的现象纳入到自己研究和服务范畴的倾向.这些现象有的是生理性的,如老龄,月经,怀孕等;有的是社会问题,如贫穷,失业,有害物质滥用,自杀等.
(4)精神异常的社会分布
人类学家与精神病学家进行的联合研究表明,精神病流行病学中最重要的变量是社会阶层,职业,性别,人种和民族.大量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社会结构群体中,精神疾病的分布是不同的.
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社会劣势群体有较多的精神分裂症,而社会优势群体较易产生情感障碍.
黑人和白人中最常见的精神病都是精神分裂症.爱尔兰出生的白人一般较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精神病发病率高.酗酒性精神病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特别高.
二,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又称文化特异性综合征(culture bound syndrome ),是指一大类受文化因素影响而出现暂时的精神异常的疾病.常见的文化致病因素有:舆论压力,文化差异,文化变迁,迷信与巫术等.
1,文化休克
当一个人从一个文化地区迁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地区时,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引起适应不良,出现行为异常.
文化差异表现为:语言不通,生活方式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沟通困难,人际关系不良等,可以引起个体紧张,焦虑,压抑,陌生感,疏远感及被隔离感并引起个体失眠,食欲差,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工作困难等.
多数人——上述的症状逐渐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
少数人——后果就较严重.有的人可以发展成神经症,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2,气功偏差
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的产生与练功者在暗示进入自我诱发的意识改变状态有关.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可表现为感觉障碍如"气"或"真气"在体内运行,出现"千里眼","顺风耳","闻香鼻"等;也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精神障碍如类分裂样精神障碍,类癔症综合症,类神经综合症,类躁狂或抑郁综合症等.
3,杀人狂症
杀人狂症的原文Amok是马来亚文,意为进行一场狂暴的战斗.杀人狂症是一组包括有突然发生的,没有惹因的狂暴发作.发作时患者常持刀攻击,摧毁并残害遇到的人和物,然后自杀.发作前有焦虑,抑郁,失眠,继之有被害感及灾难临头感,后来突然发作狂暴行为,愤怒,出现不可控制的自动症行为,发作后全部遗忘且时常发生自杀.
本病只发生在马来亚地区的男性,在非洲及热带如新几内亚的其他部落中偶有发生者.一百年前,此病在马来亚极为常见.在15世纪中,杀人狂症的发作被认为是人们受到挫折和耻辱后的一种自然反应.随后认为本病好发于原来患有胃部溃疡疼痛的病人身上.到20世纪的20年代,本病已罕见.至于为什么这种特殊形式的狂暴的精神异常主要发生在马来亚人口中,则不甚清楚.有人认为,马来亚人在早些时期相信魔怪与鬼灵附体,也许是造成意识分离和发生本病的文化因素.
4,缩阴症
缩阴症(Koro)主要表现为病人担心其阴茎缩入腹内引起死亡,这是一种急性焦虑反应.在发病地区中,人们普遍相信一旦阴茎缩入体内便会引起死亡.所以当一个病人发病时,病人的家属与友人也产生惊恐,迅速送病人就医抢救.一般在发病之时,患者用手揪住阴茎或在阴茎上系上一条带子,或者把阴茎夹在木制的小盒子中.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发作形式.在流行地区也有发生恐惧阴唇或乳房缩入体内者.
缩阴症几乎全发生于马来西亚,中国华南个别地区以及西方的某些地域也有散在发生者.一般认为缩阴症是发生在某些特定文化的人格素质基础之上,社会与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性疾患.
5,北极圈癔病
北极圈癔病或称piblokto,发生在北极地带的因纽特人中.北极圈癔病发作时,病人(多为妇女)哭喊叫闹,脱掉衣服并加以撕毁,然后狂奔或置身于冰水下.每次发作常持续l一2小时.发作后一切如常,但对发作中的事件一律遗忘.因纽特人认为上述发病是与鬼怪灵魂有关,故在发作中人们不愿去理睬接触患者.目前,在因纽特人中这种发病已较既往为少见.
6,威铁柯
威铁柯(Wintigo)或称之为Windigo,只发生于北美印地安人中.当地人相信,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变成吃人肉的巨犬—威铁柯.据最初的记载,一个处在饥饿中的男人可以产生变成威铁柯的信念而且达到妄想的强度.此时,该人可表示出要吃人肉的渴望.由于这些地域相信巫术并流传这种人能变犬的传闻,所以当某些人发生食欲不振或恶心这样的消化道不适时,就可以促发此病.发病时产生剧烈兴奋,高度恐惧并且产生已变成吃人巨犬的感觉.耶普认为,这种病最充分地表明了神学与文化环境对精神疾病表现形式的影响.他认为,从疾病分类学考虑,本病象其他变犬一类的着魔状态一样,主要属于癔病的范畴.
前一篇:高桥氏健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