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1)“全或无”思维,对人对事的评价只用非黑即白两个范畴。
(2)以偏概全,过度泛化,跳跃性地下结论,将孤立事件的意义作过分扩展,将以特殊事物为基础而产生的信念用于不同的情境。
(3)对积极事物视而不见。
(4)对事物作灾难性推想,或者相反,过度缩小化。
(5)人格牵连,指问题发生后,既使没有牵扯,也将事件往人(包括自己)的主观原因上联系,自寻烦恼。
(6)情绪化推理,以为自己的消极情绪肯定就是对事物的真实的认识,宁可相信自己的感受,也不相信事实.